早谢樵人斧,悠然野客家。
双峰寒宿雾,列干迥撑霞。
埋没沟中断,飘零海上查。
逢时千载事,为尔一长嗟。
早谢樵人斧,悠然野客家。
双峰寒宿雾,列干迥撑霞。
埋没沟中断,飘零海上查。
逢时千载事,为尔一长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描述被砍伐的树木在自然界的命运,以及它们对历史和时间的见证,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首句“早谢樵人斧”,以“早谢”二字表达了树木在被人类砍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它在自然界中的角色,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性。接着,“悠然野客家”则赋予了这些树木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形象,仿佛它们在远离尘嚣的野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双峰寒宿雾,列干迥撑霞”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描绘了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格外清冷与孤独,后一句则通过“撑霞”一词,展现了树木在霞光中挺拔的姿态,形成了一种既凄美又壮丽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生命在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美丽。
“埋没沟中断,飘零海上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树木的命运主题。树木从被砍伐到最终埋没于沟渠,再到可能随海流漂泊不定,这一过程充满了无常与不确定性,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测性。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个体命运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的感慨。
最后,“逢时千载事,为尔一长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时间的感慨。树木见证了千年的变迁,而人类的兴衰更替在自然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通过这样的感慨,诗人不仅反思了个人的生命意义,也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历史与宇宙观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通典云:武德初,因隋旧制,奏九部乐,四曰扶南。
唐书礼乐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
自河西至者,有扶南乐舞。
〕翠羽流苏帐。
春眠曙不开。
羞从面色起。
娇逐语声来。
早向昭阳殿。
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动。
堂前绮席陈。
齐歌卢女曲。
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
宁知心所亲。
香气传空满。
妆华影箔通。
歌闻天仗外。
舞出御楼(一作筵)中。
日暮归何处。
花间长乐宫。
宫女还金屋。
将眠复畏明。
入春轻衣好。
半夜薄妆成。
拂曙朝前殿。
玉墀(一作除)多佩声。
朝日照绮窗。
佳人坐临镜。
散黛恨犹轻。
插钗嫌未正。
同心勿遽游。
幸待春妆竟。
《扶南曲歌词五首》【唐·王维】〔通典云:武德初,因隋旧制,奏九部乐,四曰扶南。唐书礼乐志云: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自河西至者,有扶南乐舞。〕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一作筵)中。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拂曙朝前殿。玉墀(一作除)多佩声。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
https://shici.929r.com/shici/yLlMCjPY.html
〔时年十六。
一作十八〕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鱼会]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福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祗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白浣纱。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
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