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钓浮名不钓鱼,一纶钩线卷还舒。
九霄控鲤无人识,谁道纤鳞是脍馀。
不钓浮名不钓鱼,一纶钩线卷还舒。
九霄控鲤无人识,谁道纤鳞是脍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钓鱼者的形象,他钓鱼并非为了追求虚名或物质的收获,而是享受钓鱼本身带来的乐趣与宁静。钓鱼者手持钓竿,时而收线,时而放线,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九霄控鲤无人识”,暗示了钓鱼者可能有着超凡脱俗的技艺,能够从深不可测的水域中钓起大鱼,却鲜为人知。最后两句“谁道纤鳞是脍馀”则表达了对小鱼价值的重新认识,强调了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钓鱼这一日常活动,隐喻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钓鱼者不仅在享受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在反思人类社会中的名利追逐,倡导一种更加平和、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梦里邯郸熟,谈间栗里亲。
不闻担板汉,曾羡采薇人。
停待容来日,商量尚小贫。
只欺五斗米,典没万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