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军夜》
《军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夜夜身随魂梦飞,大江流水共东归。

妻孥笑问沙场事,战血花斑在铁衣。

(0)
鉴赏

这首诗《军夜》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军人在战场与家园之间的复杂情感。

首句“夜夜身随魂梦飞”,以“夜夜”点出时间的连续性,暗示着战争的漫长与残酷。士兵们在夜晚,灵魂仿佛随着梦境飞翔,既是对战场生活的隐喻,也是对内心深处对和平与家的渴望的表达。这句诗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心灵自由的状态,与下文的“大江流水共东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面。

“大江流水共东归”,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象征生命的流动和归宿。大江之水东流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这里将士兵的归乡愿望与自然界的规律相联系,表达了士兵们渴望结束战争、回归家庭和正常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无情、生命脆弱的感慨。

后两句“妻孥笑问沙场事,战血花斑在铁衣”,则直接描绘了士兵与家人团聚时的情景。妻儿的笑声与之前战场上的血腥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创伤。士兵身上的“战血花斑在铁衣”,不仅指身体上的伤痕,更是心灵创伤的象征。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体和家庭的深远影响,以及士兵们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后,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珍惜。

整体而言,《军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士兵的内心世界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赠医士潘氏中和斋

心天一气贯中和,孺子膏肓若我何!

内景金花今證道,上池玉液不生波。

献方龙每乘云至,收杏人曾倩虎驮。

十世医传方胍妙,门前无奈杏花多。

(0)

云门山房,为青州曹伯起赋

云门山房何所指,知尔不忘桑梓意。

山在城南百里间,沃衍膏腴宜树艺。

中有一村俱姓曹,列戟高门是乡里。

青州旧入齐封疆,相国犹传汉家世。

曹彬为宋下江南,史册能书其门第。

四世之祖在元初,遭际风云致爵位。

亦参丞相下豫章,腰插金符位元帅。

但知报国守忠贞,不肯随人事轩轾。

用也绰有乃祖风,一篑不止山可崇。

碧梧枝老自栖凤,绿竹根深须化龙。

昔时未到山房里,每望云门候佳气。

却缘亦是豫章人,客舍并州如有喜。

云门之山青接天,鸿濛既判知何年?

山房去天不咫尺,名与云门当共传。

(0)

题破窗风雨卷

敬亭有旧斋,风雨一窗破。

朝对风雨吟,暮对风雨坐。

惟知经史亲,肯顾衣裳涴。

有时暂游息,自歌还自和。

直俟所学成,功名如一唾。

宁同陋巷人,独守箪瓢饿?

(0)

百字令·其一喜孝山来金陵

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

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

我亦吟边,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

江楼酒醒,背花人自无语。

桃叶渐见灯船,红帘柳外,月下催箫鼓。

不遣閒愁眉黛蹙,且共鹧鸪留住。

水幕山窗,载琴载酒,正好开怀处。

题诗残照,秦淮多少烟树。

(0)

好事近.沂水道中

极目总悲秋,衰草似粘天末。

多少无情烟树,送年年行客。

乱山高下没斜阳,夜景更清绝。

几点寒鸦风里,趁一梳凉月。

(0)

过秦楼.吴园次郡守碧湖元夕泛灯分赋

太守风流,裁红摘翠,点就玉湖妍景。

画船载酒,绣幕调笙,香送素波千顷。

树杪几队灯红,鳷鹊飞来,惊栖难定。

看银蟾一色,蕊珠宫里,竞摇波影。

畅好是皓魄初圆,青樽浮满,画里江城如镜。

六街箫鼓,兰桨齐开,钗色佩声交迸。

良夜试问如何,起视参横,虬壶未冷。

休更把紫云低唤,红粉两行娇并。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