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房何所指,知尔不忘桑梓意。
山在城南百里间,沃衍膏腴宜树艺。
中有一村俱姓曹,列戟高门是乡里。
青州旧入齐封疆,相国犹传汉家世。
曹彬为宋下江南,史册能书其门第。
四世之祖在元初,遭际风云致爵位。
亦参丞相下豫章,腰插金符位元帅。
但知报国守忠贞,不肯随人事轩轾。
用也绰有乃祖风,一篑不止山可崇。
碧梧枝老自栖凤,绿竹根深须化龙。
昔时未到山房里,每望云门候佳气。
却缘亦是豫章人,客舍并州如有喜。
云门之山青接天,鸿濛既判知何年?
山房去天不咫尺,名与云门当共传。
云门山房何所指,知尔不忘桑梓意。
山在城南百里间,沃衍膏腴宜树艺。
中有一村俱姓曹,列戟高门是乡里。
青州旧入齐封疆,相国犹传汉家世。
曹彬为宋下江南,史册能书其门第。
四世之祖在元初,遭际风云致爵位。
亦参丞相下豫章,腰插金符位元帅。
但知报国守忠贞,不肯随人事轩轾。
用也绰有乃祖风,一篑不止山可崇。
碧梧枝老自栖凤,绿竹根深须化龙。
昔时未到山房里,每望云门候佳气。
却缘亦是豫章人,客舍并州如有喜。
云门之山青接天,鸿濛既判知何年?
山房去天不咫尺,名与云门当共传。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为青州曹氏家族的云门山房所作,表达了对曹氏家族历史与忠诚精神的赞美。首句“云门山房何所指”设问引出主题,接着通过叙述曹氏家族的源流和显赫历史,如曹彬的功绩和家族传承,展现了他们的荣耀。诗人强调了曹氏家族坚守忠贞,不随波逐流的品质,认为他们继承了祖辈的优良传统。
“碧梧枝老自栖凤,绿竹根深须化龙”运用象征手法,比喻曹氏家族如同凤凰择木而栖,龙潜深渊终将展翅飞腾,预示着家族的未来将继续发扬光大。诗人还提到自己虽未亲至山房,但因同为豫章人而心生亲近,表达了对曹氏家族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以云门山的壮丽景色和深远历史作为背景,强调山房与云门山一样,名声将与天地共长存。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对一个地方世家的深情赞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