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秋色佳,到寺春阳煦。
匼匝围玉屏,茈虒张锦树。
竹径穿云出,禅房花草菲。
阶前一泓水,去作垂虹飞。
一庭柏树青,千嶂枫叶紫。
平原逾月行,今朝见山喜。
静室才十笏,好山具四邻。
当年谁结夏,无著与天亲。
岩凹藏乳窦,竹底眄烟郊。
断缺唐碑在,犹然称白茅。
少坐清有馀,便去兴未巳。
回视失招提,钟声白云里。
入山秋色佳,到寺春阳煦。
匼匝围玉屏,茈虒张锦树。
竹径穿云出,禅房花草菲。
阶前一泓水,去作垂虹飞。
一庭柏树青,千嶂枫叶紫。
平原逾月行,今朝见山喜。
静室才十笏,好山具四邻。
当年谁结夏,无著与天亲。
岩凹藏乳窦,竹底眄烟郊。
断缺唐碑在,犹然称白茅。
少坐清有馀,便去兴未巳。
回视失招提,钟声白云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云寺的探访之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入山秋色佳,到寺春阳煦”以季节变换为背景,描绘了山中秋季的美丽景色和到达寺庙时春日的温暖阳光,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下来的“匼匝围玉屏,茈虒张锦树”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环绕寺庙的山峦比作玉屏,将寺庙周围的树木比作锦树,形象地展示了寺庙周边的壮丽景色。
“竹径穿云出,禅房花草菲”描绘了通往寺庙的小径穿过云雾,禅房周围花草繁茂的景象,体现了寺庙的幽静与生机。而“阶前一泓水,去作垂虹飞”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寺庙前清澈的池水在阳光下形成彩虹的美丽画面。
“一庭柏树青,千嶂枫叶紫”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庭院内青翠的柏树和远处紫色的枫叶,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接着,“平原逾月行,今朝见山喜”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跋涉后,终于见到山景的喜悦心情。
“静室才十笏,好山具四邻”描绘了寺庙内小巧的静室,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山景,体现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意境。“当年谁结夏,无著与天亲”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赞美。
“岩凹藏乳窦,竹底眄烟郊”描绘了寺庙附近的岩洞和竹林,以及远处的烟霞景色,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断缺唐碑在,犹然称白茅”通过描述残破的唐代石碑,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悠久历史。
最后,“少坐清有馀,便去兴未巳”表达了诗人短暂停留后的满足感,以及对继续探索的兴趣。“回视失招提,钟声白云里”则以钟声和白云作为结束,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寺庙及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