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岂在人,人间只有此花新。
冰霜过了翩然去,万紫千红各占春。
倾国倾城岂在人,人间只有此花新。
冰霜过了翩然去,万紫千红各占春。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诗人巧妙地运用“倾国倾城”这一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出众,此处却用来形容梅花,赋予了梅花超凡脱俗之美,暗示梅花虽不以艳丽夺目,却以其独特的气质和品格吸引人。
“岂在人”,强调梅花的美并非依赖于外在的评价或比较,而是内在的自然之美。“人间只有此花新”,进一步强调梅花的独特与珍贵,它在人间独树一帜,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清新与高雅。
接着,“冰霜过了翩然去”,描绘了梅花在经历了严寒之后,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这里的“翩然去”,既表现了梅花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的姿态,也暗示了它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优雅与从容。
最后,“万紫千红各占春”则将梅花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强调了梅花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它不仅与百花争艳,更以其独特的色彩和气质,成为春天里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展现出梅花在百花之中独领风骚的风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独特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
生长蓬门人不识,四幅苧裙手自织。
鬓边祗以荆为钗,箧内浑无帛一尺。
行年三十犹未嫁,专与人家作针刺。
赢将升斗奉阿母,春日秋夜閒不得。
东邻有女富何如,箱常盈千辆盈百。
镜里方及二八年,春中已适金张宅。
世人重色总堪嗟,况重高门不论色。
高门自富吾自贫,肯以罗绮改贞德。
犹胜弃妇死路傍,冤魂入土血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