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贫女行和吕山人》
《贫女行和吕山人》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古风

生长蓬门人不识,四幅苧裙手自织。

鬓边祗以荆为钗,箧内浑无帛一尺。

行年三十犹未嫁,专与人家作针刺。

赢将升斗奉阿母,春日秋夜閒不得。

东邻有女富何如,箱常盈千辆盈百。

镜里方及二八年,春中已适金张宅。

世人重色总堪嗟,况重高门不论色。

高门自富吾自贫,肯以罗绮改贞德。

犹胜弃妇死路傍,冤魂入土血为碧。

(0)
鉴赏

这首《贫女行和吕山人》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一位贫苦女子的生活境遇,通过鲜明对比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以及贫富之间的鲜明反差。

首句“生长蓬门人不识”,点明了贫女出身低微,生活在简陋的门户之中,周围的人对她并不了解。接着,“四幅苧裙手自织”描述了她自己动手编织粗布裙子的情景,生活简朴而自给自足。鬓边以荆条为钗,衣着朴素,反映出其生活的贫困。而“箧内浑无帛一尺”则进一步强调了她家中的贫寒,连一尺的丝绸都没有。

“行年三十犹未嫁”,说明这位女子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却仍未找到合适的伴侣,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她“专与人家作针刺”,即专门给别人做针线活来谋生,生活忙碌且艰辛。“赢将升斗奉阿母”,表明她辛苦劳作只为供养母亲,体现了孝顺的美德。然而,“春日秋夜閒不得”暗示了她的生活并无闲暇,终日劳作。

对比之下,“东邻有女富何如,箱常盈千辆盈百”,描绘了邻家富女的奢华生活,箱子里装满了金银财宝,生活富足无比。这与贫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社会阶层的差距。

“镜里方及二八年,春中已适金张宅”,描述了富女年轻时便嫁入豪门,享受荣华富贵。而贫女虽在镜中也正值青春年华,却只能在贫穷中度过,无法享受到类似的幸福。

最后,“世人重色总堪嗟,况重高门不论色”,表达了对社会上重视外貌、轻视贫寒之人的现象的感慨。贫女虽然物质贫乏,但内心坚守贞洁,不愿为了改变命运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

“高门自富吾自贫,肯以罗绮改贞德”,贫女宁愿保持清贫,也不愿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牺牲自己的品德。这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犹胜弃妇死路傍,冤魂入土血为碧”,通过对比贫女与被抛弃的女子的命运,进一步强调了贫女的坚韧与高尚。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她依然保持着尊严和道德,不向命运低头。

整首诗通过对贫女与富女生活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光辉的主题,表达了对贫苦者的同情与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