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
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
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
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
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
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
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无法入睡,反复思考白天所做之事的内心世界。昼日的忙碌与忽然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而长夜的辗转反侧则展现出一种无尽的精神折磨。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表达了白天紧张忙碌却缺乏深刻思考的状态。"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晚对白天行为的反刍与自我审视。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显示了诗人的内疚和自责,因为现实中的作为与最初的理想相去甚远。"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对于高尚道德的向往与现实中不得不回归世俗的无奈。
最后,"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表达了诗人的羞愧与无奈,以及通过长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涕垂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深夜里泪流满面之状。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反映了古代士人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所遭遇的矛盾和痛苦。通过对夜晚沉思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尚境界的情怀。
入山不见山,但见古柏树。
此柏不知几百千万株,黛色霜皮看无数。
高者如立低如赴,横者如卧斜者觑。
三三五五各盘踞,当面齐来迎我步。
溪转山回见梵宫,老僧导我幽处去。
层阁俯碧泉,游鱼乐相聚。
修篁杳以深,亭午留宿雾。
此时心地忽超然,可惜洞天难久住。
长啸谢山灵,行行日已暮。
马影乱斜阳,小桥危可渡。
沿溪出深山,停鞭时回顾。
梦耶非耶心忡忡,天光岚影杳何处。
晚烟苍茫平楚流,指点不是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