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
《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古风

吾道本公平,何尝分彼此。

总只在人心,浑然皆天理。

推原赋予初,所钟均粹美。

贤愚同一辙,所行无意轨。

由其气禀异,于焉有臧否。

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浊者性天蒙,荡然惟纵弛。

末虽有善恶,反之即其始。

变化在乎人,虽愚必明矣。

日用无馀功,自修惟克己。

近代朱文公,此道赖纲纪。

居尝语学者,虚名以为耻。

必先由博学,然后能约礼。

颜渊躬四勿,鲁参悟一唯。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经旨。

议论徒纷纭,反躬乖践履。

好恶徇私情,是非随愠喜。

体既杂真妄,用斯殊表里。

要在无间断,善端勤积累。

须臾不可忘,颠沛必如是。

坚持敬一字,方知道在迩。

我辈无他求,直须安汝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āngyuánshīxiè
sòng / chénwénwèi

jūndàoběngōngpíngchángfēn

zǒngzhīzàirénxīnhúnránjiētiān

tuīyuánchūsuǒzhōngjūncuìměi

xiántóngzhésuǒxíngguǐ

yóubǐngyānyǒuzāngfǒu

qīngzhědòngránmínghóngchéngzhǐshuǐ

zhuózhěxìngtiānméngdàngránwéigěichí

suīyǒushànèfǎnzhīshǐ

biànhuàzàirénsuīmíng

yònggōngxiūwéi

jìndàizhūwéngōngdàolàigāng

chángxuézhěmíngwèichǐ

xiānyóuxuéránhòunéngyuē

yányuāngōngtiěcānwéi

jiējīnshìrénfēijiūjīngzhǐ

lùnfēnyúnfǎngōngguāijiàn

hǎoèxúnqíngshìfēisuíyùn

zhēnwàngyòngshūbiǎo

yàozàijiānduànshànduānqínlèi

wàngdiānpèishì

jiānchíjìngfāngzhīdàozàiěr

bèiqiúzhēnānzhǐ

翻译
我的道路本公正,从未区分你我。
关键在于人心,浑然天理自然显现。
追溯初始赋予,所钟爱的都是纯粹美好的。
无论贤能还是愚笨,遵循的规则并无差别。
差异源于各自的气质,评价由此产生。
清者洞察一切,如止水般清澈。
浊者则被天性蒙蔽,行为放纵无度。
结局虽有善恶,但根源都在开始。
变化掌握在人手中,即使愚者也能明白。
日常生活无需额外努力,修身在于自我约束。
近代朱熹强调此道,依赖于法度和纪律。
他曾对学者说,虚名应视为羞耻。
必须先广泛学习,然后才能遵守礼仪。
颜渊谨守四勿,鲁国参悟一以贯之。
唉,现代人并非不研究经义。
然而讨论纷繁,未能身体力行。
喜好和厌恶受私情左右,是非随情绪波动。
内心真假混杂,言行表里不一。
关键在于不间断地培养善念,积累美德。
片刻不能忘记,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如此。
始终敬畏一个字,真理就在眼前。
我们并无他求,只需安心生活即可。
注释
吾道:我的原则。
人心:人的内心。
浑然:自然。
赋予:给予。
粹美:纯粹美好。
贤愚:贤能与愚笨。
轨:规则。
气禀:气质。
臧否:评价。
清者:明白的人。
明:明白。
止水:静止的水。
浊者:蒙昧的人。
荡然:放纵。
善恶:善与恶。
始:开始。
变化:变化。
日用:日常生活。
克己:自我约束。
朱文公:朱熹。
纲纪:法度纪律。
虚名:虚假的名声。
耻:羞耻。
博学:广泛学习。
约礼:遵守礼仪。
颜渊:孔子弟子。
四勿:四种不做的行为。
鲁参:鲁国参。
一唯:始终遵循。
今世人:现代人。
经旨:经义。
议论:讨论。
乖践履:违背实践。
徇私情:顺从私人情感。
愠喜:怒喜。
体:内心。
真妄:真假。
善端:善念。
积累:积累。
颠沛:困苦。
如是:如此。
敬:敬畏。
迩:近。
安汝止:安心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陈文蔚的作品,名为《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诗中表达了对公正之道的理解和个人修养的强调。诗人认为,道德的本质是平等的,不分贵贱,关键在于个人内心的天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同样的美好,无论是贤能还是愚钝,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只是由于气质和禀赋的不同,行为表现各异。清者如镜,浊者需自我反省和约束。善恶的变化取决于个人的选择,通过日常的自我修养和克己,可以达到明理的境地。

诗人引用朱熹和颜渊、曾参的事例,倡导博学、约礼和实践的重要性,批评现代社会中人们空谈经义而不注重躬身实践,易受私情和个人情绪影响,导致言行不一。诗人强调,要保持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清晰,善念需不断积累,不能片刻忘怀,即使在困顿中也要坚守原则。最后,诗人提出,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敬畏和自律,个人应安心于自己的道路,不求他物。整首诗寓教于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怨·其四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0)

过蛮溪渡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

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0)

雪窦禅师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0)

悲李拾遗二首·其二

天涯时有北来尘,因话它人及故人。

也是先皇能罪己,殿前频得触龙鳞。

(0)

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一叶来自东,路在沧溟中。

远思日边国,却逐波上国。

问法言语异,传经文字同。

何当至本处,定作玄门宗。

(0)

秋夕与王处士话别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

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