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李拾遗二首·其二》
《悲李拾遗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崔道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涯时有北来尘,因话它人及故人。

也是先皇能罪己,殿前频得触龙鳞。

(0)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时常有北方来的尘埃,因为谈论他人也提及了旧友。
这同样是因为前朝的君主勇于自我反省,常常在宫殿前触怒龙颜(比喻触犯皇帝)。
注释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北来尘:北方传来的消息或尘埃,象征远方的信息。
它人:他人,指不是直接对话者的人。
故人:老朋友。
先皇:过去的皇帝。
罪己:自我检讨,勇于承认错误。
触龙鳞:比喻冒犯君主,这里指触怒皇帝。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怀念和对先皇自我反省能力的赞美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北来尘土,引出了与他人以及旧友之间的谈话,借此表达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情感体验。"殿前频得触龙鳞"则展现了先皇在权力顶峰处依然能够深刻反省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君主个人的赞美,也映射出一种理想的政治文化景象,即国之尊者亦能自我警醒,承认过失。

诗句中,“天涯”二字设定了一个极远且边缘的场所,通过“北来尘”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时空的流转。而“因话它人及故人”,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他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对旧友的回忆,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想,即希望统治者能够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以此来维护国家的长久稳定。

作者介绍
崔道融

崔道融
朝代:唐   籍贯:自号东瓯散   生辰:880年前—907年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猜你喜欢

登凤岭绝顶俯看云气同亥白兄作

朝发凤州郭,浓阴蔽千里。

陟岭攀危梯,渐入层云里。

隔手瀰漫不辨人,肩舆飘渺凌虚起。

炎炎五月惊隆冬,苦将俗骨追仙踪。

拟从世外招黄鹄,只恐眉间过白龙。

披云突出如披絮,碧空影净开清曙。

高低转眼变隐晴,回首尘寰渺何处。

人境迷离太不经,来时鸟路愁冥冥。

剑铓争割柔难分,吁嗟束手穷五丁。

林壑无根欲浮动,蓊然侧耳闻风霆。

却似金焦南望海波涌,岛屿错杂微露尖山青。

遥峰环拥满岩缺,欲覆神鳌气蓬勃。

仄映晨晖四照清,一堆晴雪真明瑟。

翻怜下界雷雨黑,妄指精灵疑出没。

闭门犹耸电光圆,那识征人在天阙。

(0)

秋夜不寐·其十四

惟馀我与我相恬,近状支离我亦嫌。

时讶蛩鸣因甚苦,每嗤蜂酿为谁甜。

笑啼岂合逢人易,醉醒那堪涉世兼。

俯仰祗应归独觉,茫茫岐路总难占。

(0)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其三

伏枕频听秋漏残,转思长夜正漫漫。

风雷未合飞龙剑,烟雨何妨滞鹖冠。

纵酒剧怜三径寂,探诗清爱五峰寒。

即今高卧仍多感,一似崎岖世路难。

(0)

张文岳给事典楚试还过雁门留酌兼别

兄弟天涯此会难,为君似觉酒肠宽。

曾怜采葛三秋别,可乏平原十日欢。

座上文章飞郢雪,樽前气味袭湘兰。

简书独畏催行急,一曲骊歌不忍弹。

(0)

亳都秋兴·其四

海上神仙十二楼,珠宫贝阙拥丹邱。

紫云光泛明河晓,白露清分太液秋。

有客逍遥看鹤舞,何人寥落对猿愁。

尘游自笑浑无定,又见长空大火流。

(0)

送王彭伯先生北上·其一

轺车明日问长安,尊酒离筵且尽欢。

论将中原豪杰动,谈兵午夜斗星寒。

新秋早见边声急,时政深怜外吏难。

圣主久虚前席待,伫成霖雨到江干。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