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凤岭绝顶俯看云气同亥白兄作》
《登凤岭绝顶俯看云气同亥白兄作》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古风

朝发凤州郭,浓阴蔽千里。

陟岭攀危梯,渐入层云里。

隔手瀰漫不辨人,肩舆飘渺凌虚起。

炎炎五月惊隆冬,苦将俗骨追仙踪。

拟从世外招黄鹄,只恐眉间过白龙。

披云突出如披絮,碧空影净开清曙。

高低转眼变隐晴,回首尘寰渺何处。

人境迷离太不经,来时鸟路愁冥冥。

剑铓争割柔难分,吁嗟束手穷五丁。

林壑无根欲浮动,蓊然侧耳闻风霆。

却似金焦南望海波涌,岛屿错杂微露尖山青。

遥峰环拥满岩缺,欲覆神鳌气蓬勃。

仄映晨晖四照清,一堆晴雪真明瑟。

翻怜下界雷雨黑,妄指精灵疑出没。

闭门犹耸电光圆,那识征人在天阙。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自凤州出发,攀登凤岭绝顶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朝发凤州郭,浓阴蔽千里”便已勾勒出一幅云雾缭绕、山色迷蒙的画面。随着登山的深入,“陟岭攀危梯,渐入层云里”,诗人仿佛步入仙境,与世隔绝。

“炎炎五月惊隆冬,苦将俗骨追仙踪”两句,以夏日的酷热反衬出登山途中的清凉与超脱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凡尘、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接下来“拟从世外招黄鹄,只恐眉间过白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黄鹄象征着高洁的志向,而白龙则可能暗喻着潜在的挑战或障碍。

“披云突出如披絮,碧空影净开清曙”描绘了在云雾中穿行的景象,如同披着轻盈的棉絮,天空清澈明亮,曙光初现。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着心灵的觉醒和光明的到来。

“高低转眼变隐晴,回首尘寰渺何处”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转换,让人不禁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接下来“人境迷离太不经,来时鸟路愁冥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人类世界的局限性。

“剑铓争割柔难分,吁嗟束手穷五丁”运用比喻,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类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随后“林壑无根欲浮动,蓊然侧耳闻风霆”描绘了山林间的动态与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最后,“却似金焦南望海波涌,岛屿错杂微露尖山青”、“遥峰环拥满岩缺,欲覆神鳌气蓬勃”、“仄映晨晖四照清,一堆晴雪真明瑟”等句子,继续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柳梢青·其三

联璧寻春,踏青尚忆,年时携手。

此际重来,可怜还是,年时时候。

阴阴柳下人家,人面桃花似旧。

但愿年年,春风有信,人心长久。

(0)

好事近.送春

日日惜春残,春去更无明日。

拟把醉同春住,又醒来岑寂。

明年不怕不逢春,娇春怕无力。

待向灯前休睡,与留连今夕。

(0)

浣溪沙.寿晁元默

湖海相逢更日边。槐风莲雨寿杯前。

琴书图画水沈烟。

共指金銮当儤直,不应彭泽尚回旋。

今年初度想超然。

(0)

照影

性与儿童异,飘蓬二十年。

照来池上影,恰似未生前。

(0)

颂古三十六首·其二十七

来去客情千样别,高低主礼一般施。

相逢不饮空归去,明月清风也笑伊。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二

古涧退潦,寒林著秋。山空云自在,水净月相投。

向道底心非世用,更嫌何处不风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