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疑入剡,夜绕乱山行。
雪与月俱白,江因人更清。
岚深寒气重,岸断冻痕平。
况复人烟少,空闻落雁声。
孤舟疑入剡,夜绕乱山行。
雪与月俱白,江因人更清。
岚深寒气重,岸断冻痕平。
况复人烟少,空闻落雁声。
这首《雪夜山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冬夜行舟图。诗人以孤舟为引线,将读者带入一个被大雪和月光装点的山间世界。首句“孤舟疑入剡”,既点出了行舟的孤独感,又暗示了目的地——剡溪,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接下来,“夜绕乱山行”则展现了舟行于群山之间的动态美。
“雪与月俱白,江因人更清”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雪的洁白与月的皎洁相映成趣,同时强调了人的存在使江水显得更加清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随后,“岚深寒气重,岸断冻痕平”描绘了山间的深邃与寒冷,以及岸边冰冻的平滑,营造出一种冷峻而又不失宁静的氛围。
最后,“况复人烟少,空闻落雁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雁叫声打破这份宁静,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佳作。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