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镜》
《镜》全文
南北朝 / 萧纲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锱铢恒在侧,谁言览镜稀。

如冰不见水,似扇长含晖。

全开玳瑁匣,并卷织成衣。

脱入相如手,疑言赵璧归。

(0)
鉴赏

这首诗以“镜”为题,描绘了镜子的珍贵与独特之处。诗人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镜子的多重特质。

“锱铢恒在侧,谁言览镜稀。”这两句诗首先点明了镜子的日常伴随性,如同轻重单位“锱铢”般不可或缺,即便是最忙碌或最不经意之时,人们也难以完全忽视它的存在。接着,诗人提出疑问,既然镜子如此常见,为何人们却很少真正去“览”镜自照呢?这里蕴含了一种深意,或许是在暗示镜子虽常伴左右,但真正面对自我反思的时刻却不多见。

“如冰不见水,似扇长含晖。”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镜子的特质。第一句将镜子比作冰,强调其透明无瑕,仿佛能映照出世间万物,却本身不显形迹,如同冰块虽清澈却无法直接看到水的存在。第二句则将镜子比作扇子,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镜子的形状,更寓意着它能散发光芒,给予人温暖和希望,如同夏日之风,给人以清凉和舒适。

“全开玳瑁匣,并卷织成衣。”这两句描述了镜子的包装与携带方式。玳瑁匣象征着镜子的珍贵与保护,而织成衣则是对镜子携带方便性的巧妙比喻,暗示即便是在旅途中,人们也能轻易携带镜子,随时审视自我。

“脱入相如手,疑言赵璧归。”最后两句诗通过典故引入,将镜子与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赵国的和氏璧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司马相如曾以和氏璧作为礼物,而此处诗人似乎在说,这面镜子如同赵国的和氏璧一般珍贵,一旦落入司马相如手中,便如同宝物归位,引人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多角度描绘,不仅展现了镜子的物理特性,更深入探讨了其象征意义,以及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关联。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巧妙的典故引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之美时,也能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萧纲

萧纲
朝代:南北朝   字:世缵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503―551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猜你喜欢

立冬后赏菊十首·其四

采采篱边菊,羞将插帽纱。

却疑秋富贵,天地也奢华。

(0)

洗心亭为华廷禧少参题

心无可洗洗何功,敢把亭名一叩公。

经史浇培灵府静,云山涤荡俗缘空。

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

万顷东溟真快意,未容解组郊龟蒙。

(0)

和李岳台别驾至日有感

恩联九族想神尧,沾禄名蕃愧圣朝。

安养微阳看渐复,淡浇元酒醉还消。

光芒仰斗枢应转,清艳藏梅雪未彫。

更待融和春意满,鞭羸吟傍鹿门桥。

(0)

习家池

平生双老眼,又认习家池。

瘦影含方境,晨风绉绿漪。

寺荒疑隐窦,诗灭更无碑。

一歃烟霞味,人间或未知。

(0)

贞则卷为林思绍太守母题

夫死孤遗亦未忘,西风血泪几沾裳。

舞鸾掩镜心如铁,雏凤冲天鬓已霜。

夜照壁灯风范在,恩沾墓草燕坭香。

良人归报儿成立,杜宇何须怨夕阳。

(0)

屋卖

屋卖谁催去,冰凝天欲留。

行藏双老眼,飘泊一虚舟。

剑气防冲斗,乡心更倚楼。

西风殊可骇,留得木绵裘。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