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夜清成水宿,月出波滟滟。

那知是中秋,老眼欲凄眩。

此生天地间,飘泊如蓬转。

朅来泊湘濒,此月凡七见。

冰轮上天衢,万里不知远。

夜深度明河,轮侧明河浅。

西楼欲吹笛,馀声落哀怨。

魂清到月胁,寒露纷满面。

林光泼流泉,天大微云卷。

阿崇具纸笔,橘亦磨破砚。

诗成月华清,幼妇与黄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水面、笛声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中的“夜清成水宿,月出波滟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月光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粼粼之景,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那知是中秋,老眼欲凄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蕴含着岁月流转、人生易逝的淡淡忧伤。

“此生天地间,飘泊如蓬转”一句,诗人自比为随风飘转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感。接下来,“朅来泊湘濒,此月凡七见”则点明了诗人多次在此地见到中秋之月,或许暗含着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冰轮上天衢,万里不知远”将月亮比喻为行于天际的车轮,既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宇宙的广阔与深远。“夜深度明河,轮侧明河浅”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河面上的景象,仿佛明河也因月光而变得浅淡。

“西楼欲吹笛,馀声落哀怨”则通过想象中的笛声,增添了诗的意境,笛声悠扬,余音袅袅,似乎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魂清到月胁,寒露纷满面”描绘了诗人被月光所吸引,心灵为之触动,脸上沾满了寒露,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月色的深深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与万先之登丹芳岭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概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遂与先之分之记以一绝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

行人相见如相识,赠得岩花十里香。

(0)

题灵峰三绝·其一

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0)

次韵昝监务早梅

群芳避路放梅开,奔走游人满砌苔。

半树溪边冲雪破,一枝头上带春回。

月移瘦影供吟兴,风荐幽香袭酒杯。

刚被西湖都道尽,至今诗客句难裁。

(0)

畎亩十首·其三

读书不知道,言语徒自工。

求道匪云远,近在义命中。

吾儒有仲尼,道德无比崇。

传参十八章,入道知其宗。

后学昧极致,徒知授儿童。

孰识孝与弟,理与神明通。

为臣不知此,事上焉能忠。

(0)

题广昌县平西台

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

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

平生不凡处,眼高四海窄。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

登临有胜集,而我非佳客。

听候妙谈兵,四座皆辟易。

冰霜绕牙齿,韬略贯胸臆。

乃知杜元凯,不特有传癖。

风尘犹澒洞,早试平戎策。

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

(0)

和答德秀长句

摩云标格儒林秀,濯濯美如春月柳。

毫颠文阵轰雷槌,字势龙蛇翻夭矫。

才名藉甚烛景星,卓然可独尊南斗。

缔交云路许攀鳞,谈我谆谆不离口。

层楼长记耸诗肩,吟苦任渠嘲太瘦。

惊人险语骨毛寒,元白危坛俱压倒。

读之真恐化雄虹,按剑徘徊方敢造。

六丁收拾富巾箱,贪夫探得人间宝。

暗中轻掷道涂人,相视谁论琼玖报。

强搜斐句答慇勤,当恕人才有能否。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