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叶飞.大石》
《霜叶飞.大石》全文
宋 / 周邦彦   形式: 词  词牌: 霜叶飞

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

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

横天云浪鱼鳞小。

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

无心重理相思调。

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0)
鉴赏

这首《霜叶飞·大石》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以秋天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开篇“露迷衰草”描绘出秋夜露水打湿枯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写出了稀疏的星星挂在天空,寒月低垂于林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冷寂。

“素娥青女斗婵娟”中的“素娥”和“青女”分别指嫦娥和霜神,她们在月夜争艳,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倍添凄悄”直接表达了词人的情绪。接下来,词人通过“渐飒飒、丹枫撼晓”描绘出红叶在晨风中摇曳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秋意的萧瑟。

“横天云浪鱼鳞小”运用比喻,将云层比作鱼鳞,形象地展现了天空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如同这云层般深沉。“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则借月光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仿佛月光特意停留,寓意着无法相见的遗憾。

下片“迢递望极关山”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眺望,但路途遥远,仿佛度日如年。“波穿千里”则以水流之长喻愁绪之深。结尾部分,“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描绘了词人在秋风中难以入眠的愁苦,而“玉匣、哀弦闭了”则暗示了词人无心再弹奏哀伤的曲调,只能任由离愁在心中萦绕。

整首词以景生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朝代:宋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056年-1121年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猜你喜欢

洞庭登陆池楼

成陆成池嘘吸间,是谁梦里得其端。

茫乎世界虚空立,到此人生束缚宽。

潮色龙边涂月湿,卿心雁外抱云寒。

明朝又踏桃源去,所可忧兮行路难。

(0)

恒甫以新茶战胜因咏歌之

人言青白胜黄白,子有新芽赛旧芽。

龙舌急收金鼎火,羽衣争认雪瓯花。

蓬瀛高驾应须发,分武微芳不足誇。

更重主公能事者,蔡君须入陆生家。

(0)

庵居杂咏九首·其七

柴门虽谩不曾关,宾客从他自往还。

连日山寒声影绝,蒲团危坐更安闲。

(0)

南乡子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阴绿渐稠。

把酒樽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

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

已向眉间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分万户侯。

(0)

七夕园坐归途同栽甫

雨后明河澹欲流,病馀不觉已初秋。

万鸦顿尽成寥廓,众女争怜托蹇修。

巧胜向人终奈懒,夜凉如水可无游。

车行渐乱归时语,稍惜宵眠且自休。

(0)

依韵答翁铜士过寓楼一首

风雨能来共此庐,见犹恨晚未云虚。

低昂前日遗尘叹,淹忽经年结草居。

一室待除嗟事小,众人相遇识君初。

如何便拟皋门隐,不为哀时失著书。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