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
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
出城寒寺静,苍松带馀雪。
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
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
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
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
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
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
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
出城寒寺静,苍松带馀雪。
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
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
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
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
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
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
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早晨,诗人在寺庙中等待客人的情景。开头两句“晓动人语喧,门开探骑发”生动地展现了清晨人们活动的声音和寺院大门打开时探出外出的骑士的情形。接下来的两句“冠盖相后先,烟尘互明灭”则描绘了一群群的人马在晨雾中进进出出,彼此间的距离和视线被烟尘所遮蔽。
诗人随即转向寺庙内部,写道:“出城寒寺静,苍松带馀雪。”这里塑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冷清的寺院环境,古老的松树上还挂着未融的雪花。接着,“驱马傍前庑,投鞭坐僧榻”展示了诗人在寺中与和尚交流的情景。
诗中的“畏风依蒲团,拥裘学趺结”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以及他在这宁静环境中学习禅定的情形。随后,“曈眬晓日升,逶迤旆成列”则描绘了太阳逐渐升起,光线穿过云层,照亮了寺院。
“到官今年五,踽踽几持谒”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可能是一位官员,并且表达了他对职务的忠诚和忙碌。紧接着,“执板手有痕,脱冠顶无发”则展示了一种勤劳至极甚至到了身体受损的地步。
“将迎迹愈多,应接面常热”可能是诗人对待客人的态度,或许是在表达他对佛法修行的不断追求。随后的“野性素旷荡,人事苦羁绁”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无奈。
最后,“久愿整归驾,渡汾寻旧辙”和“躬耕望云岑,筑室俯清潏”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回归自然,过上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甚至愿意在山中建造自己的居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渴望,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状态。
本是蓝田玉,由来渥水驹。
精灵随地发,材力应时须。
斫月心能壮,梯云路转迂。
南州闻鹗荐,泮水得鸿儒。
紫绶谁沾命,青袍不负吾。
晓盘堆苜蓿,秋院锁蘼芜。
几杖长专席,冠裳必共趋。
始知名教乐,自与利声殊。
道义皆绳尺,文章亦范模。
世人多汨没,此意实泥涂。
大雅思贤者,高情见友于。
埙篪春燕集,风雨夜床俱。
旅步仍回泊,离肠重郁纡。
谢堂惊梦寐,姜被惜欢娱。
疋马重过蓟,轻帆旧入吴。
鬓毛频岁月,萍迹更江湖。
扬子风涛阔,金山岛屿孤。
素心随利涉,赤县乃名区。
散吏身犹縳,登仙望不无。
赋诗惭急就,匆促问征途。
《送彭教谕贵三之仪真二十韵》【明·李东阳】本是蓝田玉,由来渥水驹。精灵随地发,材力应时须。斫月心能壮,梯云路转迂。南州闻鹗荐,泮水得鸿儒。紫绶谁沾命,青袍不负吾。晓盘堆苜蓿,秋院锁蘼芜。几杖长专席,冠裳必共趋。始知名教乐,自与利声殊。道义皆绳尺,文章亦范模。世人多汨没,此意实泥涂。大雅思贤者,高情见友于。埙篪春燕集,风雨夜床俱。旅步仍回泊,离肠重郁纡。谢堂惊梦寐,姜被惜欢娱。疋马重过蓟,轻帆旧入吴。鬓毛频岁月,萍迹更江湖。扬子风涛阔,金山岛屿孤。素心随利涉,赤县乃名区。散吏身犹縳,登仙望不无。赋诗惭急就,匆促问征途。
https://shici.929r.com/shici/aeB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