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旧隐不知年,北墅西庄次第迁。
桃李春风花县外,金银夜气宝峰前。
家贫有业存书卷,官在无心乞俸钱。
若向水边逢孺子,可能重和濯缨篇。
山林旧隐不知年,北墅西庄次第迁。
桃李春风花县外,金银夜气宝峰前。
家贫有业存书卷,官在无心乞俸钱。
若向水边逢孺子,可能重和濯缨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中度过岁月,从北墅迁至西庄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首联“山林旧隐不知年,北墅西庄次第迁”,开篇即点出隐士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轨迹,山林中的隐居生活仿佛与世隔绝,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而随着季节更迭,隐士在北墅与西庄间迁移,生活虽有变动,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平静。
颔联“桃李春风花县外,金银夜气宝峰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祥和宁静的画面。桃李花开,春风拂面,远处的花县外一片生机勃勃;夜幕降临,金银之光映照在宝峰之上,既象征着财富,也寓意着内心的富足与满足。
颈联“家贫有业存书卷,官在无心乞俸钱”,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追求。尽管家境贫寒,但仍有读书的乐趣,精神世界丰富;即便身在官场,也无意于追求物质财富,更看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尾联“若向水边逢孺子,可能重和濯缨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果在水边遇到孩童,或许能再次吟诵那洗去尘埃、净化心灵的篇章,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纯净、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精神世界的热爱与珍惜。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负逋花今几度。
那知别有姑射居,众谓孤山未必如。
夙昔名传尤愿见,渴想此仙难觌面。
朋来满口誉风神,俨若眼底逢佳人。
枝间独具先天易,惟有太初心默识。
雅游拟问古航船,索笑相亲须有缘。
閒中积岁玩风月,虐甚祁寒饱霜雪。
此往春浮雨露香,归来万玉争辉光。
晚擢亚科跻宪掾,拟航选海竟无缘。
苦吟方与甫俱瘦,疏影俄随逋已仙。
谷水吟编多手泽,广陵琴趣得心传。
年几八秩身何憾,老友凋零重怆然。
暗度双星见者希,那堪雾气更霏霏。
为云为雨观如梦,一岁一宵来即归。
玄鹊有灵劳翼负,素娥含恨减腰围。
綵楼误却穿针女,玉宇银潢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