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鸡鸣海日晴,将军东指亚夫营。
山临华顶天逾近,星应台垣地最灵。
总道张骞曾泛海,况逢黄石共谈兵。
冬来若有长安使,只寄黄精与茯苓。
夜半鸡鸣海日晴,将军东指亚夫营。
山临华顶天逾近,星应台垣地最灵。
总道张骞曾泛海,况逢黄石共谈兵。
冬来若有长安使,只寄黄精与茯苓。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深邃的画面,以夜半鸡鸣、海日初升开篇,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将军东指亚夫营,不仅展现了军事部署的严谨,也暗含着对历史名将亚夫的敬仰。山临华顶,天逾近,星应台垣,地最灵,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赋予了大地以超凡脱俗之感,暗示着将军所镇之地的特殊地位和深厚底蕴。
“总道张骞曾泛海”,借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将军远征海外、开拓疆域的期待与赞许。“况逢黄石共谈兵”,则进一步强调了将军在军事策略上的高深造诣,与古代智者黄石公相提并论,彰显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最后,“冬来若有长安使,只寄黄精与茯苓”,既是对将军未来使命的祝愿,也蕴含着对将军品德的赞美。黄精与茯苓,均为中药,象征着健康与长寿,表达了对将军及其军队平安归来的美好祈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旨在颂扬黄将军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使命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昔年居罗浮,长与群仙游。
蝴蝶如车轮,飞上大石楼。
五彩映朝日,跨之恣优悠。
几度访云母,逍遥过丹丘。
不见何仙姑,使我生离忧。
今春入增城,驻棹相水头。
仙姑故居在,林木生清幽。
披帏一长揖,踌蹰重迟留。
如登姑射山,绰约莫可俦。
孤鸟卓卓,回翔自天。念无俦侣,畏听鸣弦。
托婚鸡鹜,饮啄为缘。一啄尚可,数啄争先。
呼出主人,逐之野田。幸乘长风,高举翩翩。
朝鸣扶桑,夕宿华巅。凤凰为群,鹏鹄参联。
俯视鸡鹜,肥且烹煎。欲衔之去,尽尔天年。
见我长颈,谓复垂涎。登栖入笼,恣饱嚇然。
主人望我,羽翼加前。鸣中律吕,毛中周旋。
愿借歌舞,享尔甘鲜。为谢主人,好生为贤。
念为黄雀,代尔衔环。
奇姿开露井,仙品说螃螗。
何悟闽山上,逢兹世外芳。
离离垂玉露,灼灼艳朝阳。
汉殿三千阅,扶桑五万长。
紫文悬玉绶,绛蕊杂丹床。
遗核传东海,冰盘出上方。
武陵津乍入,瑶岛宴初张。
若问成溪事,公门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