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马加鞭上酒楼,何如坐地看扬州。
是非长短俱裁了,鼠窃终难似狗偷。
骤马加鞭上酒楼,何如坐地看扬州。
是非长短俱裁了,鼠窃终难似狗偷。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二十一首。诗人以一种洒脱不羁的态度,通过描绘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看法。
"骤马加鞭上酒楼",形象生动,描绘出策马疾驰直奔酒楼的豪迈场景,似乎在暗示追求世俗享乐的生活方式。然而,接下来的"何如坐地看扬州"则提出了另一种选择,即静观世事,如同坐在扬州(这里可能象征繁华或闲适的生活)一般,超脱于世俗的是非与纷争之外。
"是非长短俱裁了",表达出诗人对于世间的是非对错、得失荣辱已经看透,不再被这些琐事所困扰。最后一句"鼠窃终难似狗偷",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认为即使是最卑微的鼠窃行为,也比不上狗的光明正大,暗含着对道德沦丧的讽刺和对诚实守正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倡导淡泊名利,超脱世俗,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世事变迁。
梦短成烟,身轻逐絮,好倩晓风扶定。
蜂须慢惹,蛛网潜穿,不怕妒花风劲。
还向树底幽寻,埋玉泥香,瘗愁径冷。
怨东皇何事,催将春去,付将悽哽。
空记忆、艳夺朝霞,娇笼凉月,几费词人吟咏。
珠帘望里,玉笛声中,飞过阑干无影。
惆怅留仙,未能盼断珊珊,容消金镜。
便重来有约,只恐莺盟难證。
咏絮才高,量珠聘薄,春人冰透冬心。
拥髻凄然,知它翠袖寒深。
邮亭一夜闲灯火,谅迢迢、梦冷秋衾。不风流。
羔酒谁家斗帐销金。
莲胎纵把荷丝杀,奈桥霜店月。
煮鹤烧琴,彩笔题残,杜兰香去难寻。
更无铃索将花护,怕天涯、绿叶成阴。
仅生绡,供养云烟,添写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