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齿休令破紫苔,柴门无客不须开。
雨馀篱菊埋光去,木落前山献体来。
屐齿休令破紫苔,柴门无客不须开。
雨馀篱菊埋光去,木落前山献体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屐齿休令破紫苔"表明诗人已不再受世俗的羁绊,脚下的踏山工具(屐)轻易穿透了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象征着与尘世的隔绝。而"柴门无客不须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隐逸,不为外界所扰。
"雨馀篱菊埋光去"中的"雨馀"形容细雨绵密,而"篱菊"是指篱笆旁的菊花,"埋光去"则表现出时间流逝和光阴消失,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木落前山献体来"中的"木落"或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可理解为物是人非,万物更新。"前山献体来"则可以解读为自然界不断变化,而诗人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和对自然界的融入,是一曲高远淡泊的情操。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
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
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
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
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
僧房独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缁沾衣。
春来补被还相依,西山日落烟霏霏。
骖鸾夜静呼灵妃,诗成且复忘朝饥。
人生何处更称意,看取沧桑日夜非。
嬴秦燔诗书,云欲愚黔首。
我今抱陈籍,兀兀亦何有。坐窗欲瘦听泉流。
涓涓日夜归沧洲。
晴光妍暖意忽动,携手城西消百忧。
城西之堂谁所考,我公造士歌芹藻。
郁然揭出邹鲁心,庶与髦士相雪澡。
我惭学古迷津涯,飘摇坐惜去日赊。
稍欲茂厥业,故当养其芽。
仁人贶我有高意,斯堂洵美其可瑕。
竹林幽幽梅未花,泌流诘屈纡卧蛇。
朱鱼游空斐而葩,行吟坐笑妍曦斜。
一丘一壑吾意得,古意冥冥还独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