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黄华宫》
《游黄华宫》全文
元 / 许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闻道黄华山水好,我来一览气增豪。

镜台对耸千峰起,瀑水惊喷万仞高。

晓色云烟生洞府,霁天霏霭散林皋。

凭谁早遂终焉计,日月登临不惮劳。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许衡的《游黄华宫》描绘了黄华山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华宫周围山川的雄伟与秀丽。

首联“闻道黄华山水好,我来一览气增豪”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听说黄华山水之美后,亲自前来一探究竟的激动心情,同时也预示了此行将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与豪情。

颔联“镜台对耸千峰起,瀑水惊喷万仞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对峙的镜台,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挺拔与壮观;“瀑水惊喷万仞高”则通过瀑布的喷涌,展现了水势的磅礴与力量,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

颈联“晓色云烟生洞府,霁天霏霭散林皋”进一步描绘了黄华宫周围的自然景观。清晨时分,云雾缭绕于洞府之间,仿佛仙境一般;雨后的天空,云雾散去,阳光洒在林间,一片清新宁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黄华宫所在之地的神秘与幽静。

尾联“凭谁早遂终焉计,日月登临不惮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早日实现在此终老的愿望,以及面对旅途劳顿毫不畏惧的决心。这不仅是对黄华宫美景的向往,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华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衡

许衡
朝代:元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猜你喜欢

同谦公谈

我亦流民尔似僧,半床明月半床□。

□□□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

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

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

(0)

同苏筑谦受夜坐

似我安能不极边,何堪二子亦如然。

路遥自爱亲邻尽,世难同伤祖父贤。

只恐冥冥僵雪底,故应数数话灯前。

乾坤刀斧予无恨,生死文章各勉旃。

(0)

得寒还札

敢向寒边叹索居,衰残难执化人裾。

曾同一窖终怜雪,已到中天却寄书。

生死既分情倍切,去留虽异罪仍俱。

竹林未便成荒棘,珍重逢人莫谩歔。

(0)

得博罗信三首·其三

长边独立泪潸然,点点田衣溅血鲜。

半壁山河愁处尽,一家骨肉梦中圆。

古榕堤上生秋草,浮碇冈头断晓烟。

见说华台云片片,残枝犹有夜啼鹃。

(0)

再寄北堡三子

相看白昼拥寒衾,饿极方知天意深。

但使常垂地主眼,安能更入野僧心。

老猿或可招新社,黑月应当罢苦吟。

此处尚留诸子在,何时煮雪一同斟。

(0)

题俗龛

亦自堆残卷,何曾一室空。

文殊或过问,弥勒也难同。

畏客长疑病,教儿未觉穷。

只愁深夜后,冻杀蠹书虫。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