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谦公谈》
《同谦公谈》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我亦流民尔似僧,半床明月半床□。

□□□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

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

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与另一位流民之间的对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深沉。首句“我亦流民尔似僧”,既点明了双方的身份——一位是流民,一位是和尚,也暗示了他们虽身份不同,却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的命运和心境。接着,“半床明月半床□”一句,以“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而“□”可能代表的是被遮挡或遗忘的事物,或是内心的某种缺失,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不完整与缺憾。

“□□□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情感寄托的渴望。接下来,“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间的美好期待,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依靠。

最后,“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则展现了两位对话者深入交流的情景,即使在深夜,也不愿辜负那一碗灯火,象征着他们对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执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人物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交流,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深刻主题。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立春帖子·其三太上皇帝阁

手把蟠桃植,何劳羯鼓催。

从今三万岁,十度看花开。

(0)

寒食曲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故乡自有懊恼声,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欢一饷间,但恨死人不能语。

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先冢尽被胡尘漫。

影堂逢节具饮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0)

寄徐彦偲

都城判袂十年馀,世路艰昏迹颇孤。

顾影不知天际雁,置身方类鼎中鱼。

危言空慕刘蕡策,痛哭难看贾谊书。

一笑何时成破涕,为君握手话区区。

(0)

赠张叔靖

穷达乘除自有天,岂须腾上赋鸢肩。

千牛疾解多忧折,十驾徐行未必鞭。

再上公孙方见用,蚤成贾谊晚堪怜。

第令饱贮唐虞道,慷慨行观孟子前。

(0)

和公实早行二首·其二

客子发中夜,小炉香半存。

病躯凭瘦马,残梦过前村。

柳近和风紧,尘高望月昏。

何时展书卷,竹屋对朝暾。

(0)

洞仙歌.次王漕邀赏海棠韵

东皇著意,妙出妆春手。点缀名花胜于绣。

向鱼凫国里,琴鹤堂前,仍共赏,蜀锦堆红炫昼。

娇娆真绝艳,尽是天然,莫恨无香欠檀口。

幸今年风雨,不苦摧残,还肯为、游人再三留否。

算魏紫姚黄号花王,若定价收名,未应居右。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