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友三首·其三》
《寄友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

(0)
注释
客里:旅居他乡。
逢:遇见。
惘然:茫然若失,心神不定。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落尽:全部凋谢。
柳如烟:形容柳树成荫,轻柔如烟雾。
无情:这里指雁对人的情感冷漠。
最恨:最令人讨厌或遗憾。
东来雁:从东方飞来的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底事:为什么。
音书:书信。
不肯传:不愿意传递。
翻译
在旅途中忽然遇到春天,心中感到一阵茫然。
梅花已经凋零,只有柳树像轻烟般飘荡。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怀念之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故土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客里逢春一惘然",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春天,但却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因为这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梅花落尽柳如烟"则描绘出一个景象:梅花已经凋零,而柳树则像是轻柔的烟雾,营造了一种淡雅而又有点哀伤的情境。

接下来的两句"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音书不肯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中途过客——大雁的怨恨。这些大雁本应是信息的传递者,但它们却无情地飞过去,不带走任何消息。这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虽然手头有书信可写,却又不忍心让这些纸张承载自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大雁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寂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深。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春日田园杂兴

桑眼已开芳昼长,西畴东墅足相羊。

麦风初暖燕争垒,林雨忽晴蛙满塘。

野老新衣逢社喜,山妻椎髻为蚕忙。

纷纷游骑踏花去,谁识吾家旧草堂。

(0)

钱塘怀古

天定终南恃武功,不堪双泪湿东风。

百年南渡斜阳外,十里西湖片雨中。

燕子来时龙辇去,杨花飞彻凤楼空。

倚筇曾向高峰望,山掩江城雾气笼。

(0)

墨菊

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丝。

乌纱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0)

悼吴氏

犀心兔颖屡通津,未识嫦娥一面新。

兴尽故园梅已谢,情留别坞杏初春。

将身轻许志虽失,在耳不忘言可遵。

生死幽冥千古恨,临风披阅为伤情。

(0)

梅魂

梦觉罗浮迹已陈,至今想像事如新。

相思一夜窗前月,似见三生石上春。

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

料应楚些难招至,欲倩花光为写真。

(0)

纪事

圩田平没石田枯,秋暑如蒸雨竟无。

六十年前曾记得,步行一直过西湖。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