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二首·其一》
《秋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入蒹葭霜正威,数声归雁塞痕微。

欺人白发萧萧得,未老丹枫故故飞。

胡虏乾坤多战骨,江湖风雨一蓑衣。

百年粗饭从衰朽,万事尘寰有是非。

(0)
注释
蒹葭:芦苇,古人常用来象征秋天和离别。
归雁:秋天南飞的大雁,象征着游子思乡之情。
白发:指代年老,也暗示时光流逝。
丹枫:红色的枫叶,与白发形成对比,表示生命力。
胡虏:对敌人的蔑称,此处可能指入侵者。
乾坤:天地,此处指整个世界。
衰朽:形容衰老,身体机能衰退。
是非:指世间的是非纷扰,人间的矛盾冲突。
翻译
秋天已至,芦苇丛中霜气逼人,几声雁鸣显得边塞痕迹淡薄。
白发欺人,它在风中萧瑟,而未老的红枫却顽强地飞翔。
胡虏统治下的世界,战争留下无数枯骨,我在江湖风雨中只身披蓑衣。
即使生活简朴,我已年迈体衰,世间万物都在尘世是非中流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芦苇和霜露为背景,展现了季节的肃杀之气。"秋入蒹葭霜正威"一句,通过"蒹葭"和"霜威"传达出秋意渐浓,寒霜凛冽的氛围。"数声归雁塞痕微"则借归雁南飞,暗示边塞的遥远与战争的痕迹。

诗人感慨岁月无情,"欺人白发萧萧得",感叹自己年华已逝,白发斑驳。"未老丹枫故故飞"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感触,即使红叶纷飞,也未能留住青春。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现实,"胡虏乾坤多战骨"揭示了战乱频仍的社会现状,令人痛心。

在这样的乱世中,诗人选择"江湖风雨一蓑衣"的生活方式,表达了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的态度。结尾两句"百年粗饭从衰朽,万事尘寰有是非",诗人表示即使生活简朴,面对世间的是非纷扰,他已看淡,只愿平静度过余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有田

有田负郭,伊迩匪辽。我倦而归,于焉逍遥。

爰力于书,且勤于苗。朝斯夕斯,以咏以谣。

式结今好,言报夙劳。山既我狎,川亦余媚。

维禽维鱼,亦莫余畏。林则有风,洞则有云。

酿则有秫,馔则有芹。樵则有柯,钓则有纶。

维人至乐,曰丘曰壑。得而颛之,何有人爵。

彼爵与名,岂不我荣。其或舍旃,允有未任。

允有未任,且以鼓琴。

(0)

和姚子敬韵

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

自知世事都无补,其奈君恩未许归。

沧洲白鸟时时梦,玉带金鱼念念非。

准拟明年乞身去,一竿同理旧苔矶。

(0)

九里路

去年九里路,乌攫人肠挂枯树。

今年九里溪,沙头白骨高复低。

人生变灭如泥土,死后犹传姜万户。

翠眉粉颊谁家儿,夜赴军前效首虏。

将军多爱恩意疏,分将吴口充包苴。

慇勤道与送行使,前日朝官多有书。

(0)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0)

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

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0)

净名

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