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水渔村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傍晚时分山间烟雾缭绕、树木仿佛被烟霞栖息的情境,以及渔夫归家后,白鹭栖息沙滩的生动画面。月亮初升,月光洒在河面上,与远处天边的霞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这两句,通过“曲生”这一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初升时的朦胧美,与远处天边弥漫的霞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淡雅的氛围。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人将居住的地方比作寺庙,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游频寺是家”也暗示了诗人频繁游历,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有一处宁静的避风港,即“家”。
最后,“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一句,以佛教文化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超脱世俗的追求。这里“大士”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而“芰制著袈裟”则是借用了佛教僧侣的装束,意在强调内心的修为和精神的净化,无需外在形式的束缚,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房星夜堕渥洼水,八尺龙骧就中起。
一朝职贡入天闲,蹀躞康庄五云里。
尾长窣地香尘浮,目光夹镜寒不流。
千金之价不足数,顷刻万里能周游。
奚官牵出连钱动,仰首长鸣金勒重。
乌骓赤兔尚腾骞,骥騄乘黄伏翔踊。
玉门关外苜蓿肥,黄尘白草相依微。
何当汗血向沙漠,奋身霄汉随龙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