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元玉莲塘胜赏词后》
《题徐元玉莲塘胜赏词后》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里红芳载酒行,兴来谁复顾阴晴。

无端此会聊相偶,有约重来恐未成。

击楫声孤人语歇,济川名重客舟轻。

风光想像湖湘路,欲借遗文吊贾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徐元玉的莲塘举行的一次盛大的宴饮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十里红芳载酒行”以绚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气氛开篇,仿佛画卷般展开了一幅春日里人们载着美酒,漫步于繁花似锦的十里长廊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兴来谁复顾阴晴”一句,表达了诗人随性而为的态度,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兴致来了,便不顾一切地享受当下,体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接下来,“无端此会聊相偶,有约重来恐未成”则透露出聚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即使如此,诗人仍期待着未来的再次相聚,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击楫声孤人语歇,济川名重客舟轻”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氛围。击楫声的孤独与人语的消失,以及客舟的轻盈与济川(渡河)的重任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追求。最后,“风光想像湖湘路,欲借遗文吊贾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风光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之中,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次宴饮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和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校书西衙枕上呈刘原朝

夜雨不肯晓,拥衾独长叹。

借问叹何为,嘿嘿终无言。

回风起相薄,万物无欢颜。

我心如古人,作诗歌岁寒。

(0)

寿黄运使

南海之中三神山,高出天宇超人寰。

上有神仙百万宅,琼栏瑶楯相回还。

四方鳞鳞中杰观,不知谁氏当中间。

或云黄帝之后已百世,云仍诜诜褒衣博带千官班。

向来山泽癯,晦伏潜深湾。

是家老仙伯,下顾目所瞷。

中夜舞鸾凤,明朝排天关。

自从放出一头地,长江大河声潺湲。

东皇回跸鼓万象,和气袭人春初颁。

云裾霞佩来何所,巍峨步趋貌则闲。

生香馥郁浮四座,得未曾有天非悭。

至人之子饫芳味,欲揭北斗高莫攀。

丹霄争看来驿骑,衮衣直上承天颜。

上论唐虞开稷契,下及草野兼庸孱。

嗣德之继发馀响,未必政尔诗书删。

(0)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0)

昔游诗十五首·其十四

雪霁下扬子,閒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颜。

是时江水净,影落清镜寒。

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

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

(0)

投戴岷隐分教

重席先生间世才,相逢青眼必须开。

手遮红日汗如雨,不是雪中乘兴来。

(0)

谢田贤良送莲藕

京陌尘埃渴肺肠,藕莲分惠带湖香。

羡君一叶穿花底,醉吸荷筒月露凉。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