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在滕王阁饯客》
《陪在滕王阁饯客》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共追使节到潺湲,为复登楼在别筵。

近槛不胜游子意,当杯祗觉众人贤。

秋风磬折终谁是,竟日笙歌亦自妍。

正忆陶潜初便去,那曾束带小儿前。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陪在滕王阁饯客》描绘了诗人陪同宾客在滕王阁设宴送别的场景。首句“共追使节到潺湲”写出了众人一同追寻使者的足迹,来到流水潺潺的滕王阁,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氛围。次句“为复登楼在别筵”进一步点明了宴会在楼台之上举行。

“近槛不胜游子意”表达了游子即将远行,离别之情难以承受,靠近栏杆更添愁绪。诗人感叹“当杯祗觉众人贤”,在举杯之际,他感到在座的宾客虽然各有才华,但此刻的离别之痛更为强烈。接下来,“秋风磬折终谁是”借秋风比喻世事无常,不知未来谁能保持坚韧,而“竟日笙歌亦自妍”则暗示即使笙歌喧闹,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寂寥。

最后两句“正忆陶潜初便去,那曾束带小儿前”以陶渊明的隐逸形象作结,诗人想象自己如陶潜般早早离开尘世纷扰,不愿在官场束缚中周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应酬的厌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次韵张仲实岁晚

老穷胜夭达,敢惜岁时迁。

食玉多忧死,披蓑且醉眠。

西湖非昔者,南雪尚春前。

稍足陶瓶粟,诸公不用怜。

(0)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十八

次谦终以巽,九卦至三陈。

圣人有忧患,何况是凡人。

(0)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一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0)

中秋前夕三首·其三

山头月到天心小,林下秋生夜半寒。

不待明朝已三五,四更仍续五更看。

(0)

怀古题雪十首.陶谷茶雪

冯夷剪水飞九垓,琼花万树先春开。

玉堂学士爱清味,取雪烹茶真快哉。

堪笑娇娥党家妓,歌舞但知趋富贵。

岂知吾儒俭素心,不誇文绮膏粱味。

(0)

寒梅引旧枝,映竹复临池。

朵露深开处,香闻瞥过时。

凌兢侵腊雪,散漫入春诗。

赠我岁寒色,怜君冰玉姿。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