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枝高未秋,先有啼秋乌。
乌啼高枝寒,在客闻何娱。
君动将母思,别我长安都。
落梦中条山,天界分蒲姑。
桑乾不过代,隘壁青千纡。
采兰堪慰心,敢怨筋力劬?
望云隔沧海,所愿吾岂殊?
奈何孑影怜,尚此风尘途。
桐枝高未秋,先有啼秋乌。
乌啼高枝寒,在客闻何娱。
君动将母思,别我长安都。
落梦中条山,天界分蒲姑。
桑乾不过代,隘壁青千纡。
采兰堪慰心,敢怨筋力劬?
望云隔沧海,所愿吾岂殊?
奈何孑影怜,尚此风尘途。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送叶舍人名沣之雁门省母二章即次留别韵(其一)》。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母子团聚的祝愿。
首句“桐枝高未秋,先有啼秋乌”描绘了秋天即将来临的景象,桐树高耸,秋乌哀鸣,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乌啼高枝寒,在客闻何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孤独感,乌鸦的啼叫在高高的树枝上显得格外寒冷,而远行之人听到这声音,内心又何尝不是五味杂陈。
“君动将母思,别我长安都”表达了友人即将离开长安,前往雁门省亲,心中满是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接下来,“落梦中条山,天界分蒲姑”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情景,想象他穿越中条山,跨过蒲姑,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桑乾不过代,隘壁青千纡”则描述了友人行程中的艰难险阻,桑乾河虽非大河,但也要经过代地,沿途山壁险峻,青色蜿蜒,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最后,“采兰堪慰心,敢怨筋力劬?”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即使路途劳苦,也应以兰花般的坚韧自慰,不应抱怨身体的劳累。
“望云隔沧海,所愿吾岂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深深祝愿,虽然相隔遥远,但心愿相通,希望友人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最后,“奈何孑影怜,尚此风尘途。”则表达了对友人独自一人在旅途中所承受的孤独与艰辛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深切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