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大中丞王丈赴山东》
《送大中丞王丈赴山东》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下军储飞挽来,中原胡虏战争回。

汉柱旧题骢马使,名家接武佩刀才。

按章时拂风尘入,宪府秋临海岱开。

主恩偏忆严城日,什二东秦保障哉。

(0)
鉴赏

此诗《送大中丞王丈赴山东》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王丈即将前往山东任职的情景,以及对其才能与忠诚的赞誉。

首联“天下军储飞挽来,中原胡虏战争回”,开篇即展现宏大的历史背景,军储物资如飞鸟般汇聚,象征着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中原地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如今恢复和平,暗含对王丈即将赴任的期待与信任。

颔联“汉柱旧题骢马使,名家接武佩刀才”,运用典故,以“汉柱”比喻朝廷重臣,“骢马使”指古代出使的官员,通过“旧题”和“接武”(接踵而行)的描述,赞扬王丈家族的显赫声望和其个人的卓越才能,如同佩刀一般锋利,暗示其将肩负重任。

颈联“按章时拂风尘入,宪府秋临海岱开”,进一步描绘王丈在官场中的角色与作为。他遵循法律条文,不畏艰难,犹如拂去风尘,展现出清正廉洁的形象;同时,他被委以宪府之职,如同秋天来临,为山东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秩序与繁荣。

尾联“主恩偏忆严城日,什二东秦保障哉”,表达了对王丈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在严酷的城池中,他始终铭记君主的恩惠,誓死保卫东秦,成为该地区的坚强后盾。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王丈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寄托了对山东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丈个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忠诚、智慧、勇敢和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答孟望之·其一

长忆孟夫子,题诗过郡山。

舟樯春不到,庭馆昼长閒。

瘴海身飘泊,云溪梦往还。

何时薜萝月,双照逐臣颜。

(0)

炭篓盆架

编荆为团笼,本以贮木炭。

今匪用炭时,聊以助吾盥。

(0)

江行杂诗七首·其一

十八滩都尽,舟人惯不劳。

可言滩石险,难测是平涛。

(0)

开先寺五首·其一

瀑峡生烟暝,山杯坐不归。

笼灯过潭水,疑有玉龙飞。

(0)

春日豫章杂诗十首·其九

树头春鸟苦喧聒,欲打还留催好春。

院里八哥何事者,群翔缓步不知人。

(0)

新水至二首·其一

桃花照水杨柳长,河水新添一尺强。

昨夜舳舻衔尾至,不是鱼航是酒航。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