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
《山行》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古风

肩舆历尽黄茆冈,青山壁立耸大行。

忽惊雷转山石裂,涛头千尺分钱塘。

飞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

高岩俯瞰先目眩,杖策纵观森股慄。

只疑天河泻地上,又恐滟滪飞山脊。

猿猱悲鸣霜树折,虎豹震动山月黑。

千年水石自成宝,下有蛟龙深莫测。

明年岁旱当汝求,暴雨一声飞霹雳。

(0)
鉴赏

这首诗《山行》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描绘了诗人徒步穿越黄茆冈时所见的壮丽山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肩舆历尽黄茆冈”,以“肩舆”(即轿子)起笔,描绘了诗人乘坐轿子穿越黄茆冈的情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跋涉之远。接着,“青山壁立耸大行”一句,以“壁立”的青山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陡峭与壮观,同时“大行”二字则赋予了山脉一种宏大的气势。

接下来,“忽惊雷转山石裂,涛头千尺分钱塘”两句,通过雷声和山石的破裂,以及千尺高的巨浪将钱塘江一分为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自然景观的震撼力。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听觉、视觉和地理现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飞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两句,则描绘了雨后山崖上雨雹飞溅、碧绿的景象,以及阳光下彩虹倒映在山间的情景。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

“高岩俯瞰先目眩,杖策纵观森股慄”两句,描述了站在高岩之上俯瞰的震撼感受,以及行走于山间时的紧张与敬畏。这里通过视觉和身体反应的描写,突出了山行的危险与刺激。

“只疑天河泻地上,又恐滟滪飞山脊”两句,运用了“天河”和“滟滪堆”这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叹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猿猱悲鸣霜树折,虎豹震动山月黑”两句,通过猿猴和猛兽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环境的险恶与原始,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

“千年水石自成宝,下有蛟龙深莫测”两句,赞美了山中水石的珍贵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山下可能存在未知的神秘生物,增加了诗歌的探索性和未知感。

最后,“明年岁旱当汝求,暴雨一声飞霹雳”两句,预示了未来可能的自然灾害,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通过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变化,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山行途中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送祥禅人二首

浊港江头送别时,碧云秋水淡依依。
莫嫌老拙疏慵甚,它日重来扣竹扉。

(0)

与铸锺道者

野店小桥外,黄昏欲雪时。
一声谁侧耳,千古唤愚痴。

(0)

送僧化蓆

穷心何必在三椽,直透归宗一味禅。
翻忆当年曾卷起,无端又展与人眠。

(0)

四明十题其八·三层瀑

出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0)

四明十题其十·师子岩

岩形若狻猊,不能千里走。
岂无鸟兽群,与假风雷吼。
寄谢栖息人,想像真妄有。

(0)

四明十题其一·雪窦山

重云不藏春,深窦常有雪。
晓月号松猿,晴壁挂海霓。
终恍无心人,区区佩环玦。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