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历尽黄茆冈,青山壁立耸大行。
忽惊雷转山石裂,涛头千尺分钱塘。
飞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
高岩俯瞰先目眩,杖策纵观森股慄。
只疑天河泻地上,又恐滟滪飞山脊。
猿猱悲鸣霜树折,虎豹震动山月黑。
千年水石自成宝,下有蛟龙深莫测。
明年岁旱当汝求,暴雨一声飞霹雳。
肩舆历尽黄茆冈,青山壁立耸大行。
忽惊雷转山石裂,涛头千尺分钱塘。
飞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
高岩俯瞰先目眩,杖策纵观森股慄。
只疑天河泻地上,又恐滟滪飞山脊。
猿猱悲鸣霜树折,虎豹震动山月黑。
千年水石自成宝,下有蛟龙深莫测。
明年岁旱当汝求,暴雨一声飞霹雳。
这首诗《山行》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描绘了诗人徒步穿越黄茆冈时所见的壮丽山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肩舆历尽黄茆冈”,以“肩舆”(即轿子)起笔,描绘了诗人乘坐轿子穿越黄茆冈的情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跋涉之远。接着,“青山壁立耸大行”一句,以“壁立”的青山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陡峭与壮观,同时“大行”二字则赋予了山脉一种宏大的气势。
接下来,“忽惊雷转山石裂,涛头千尺分钱塘”两句,通过雷声和山石的破裂,以及千尺高的巨浪将钱塘江一分为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自然景观的震撼力。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听觉、视觉和地理现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飞空雨雹寒崖碧,倒影垂虹射晴日”两句,则描绘了雨后山崖上雨雹飞溅、碧绿的景象,以及阳光下彩虹倒映在山间的情景。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
“高岩俯瞰先目眩,杖策纵观森股慄”两句,描述了站在高岩之上俯瞰的震撼感受,以及行走于山间时的紧张与敬畏。这里通过视觉和身体反应的描写,突出了山行的危险与刺激。
“只疑天河泻地上,又恐滟滪飞山脊”两句,运用了“天河”和“滟滪堆”这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叹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猿猱悲鸣霜树折,虎豹震动山月黑”两句,通过猿猴和猛兽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环境的险恶与原始,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
“千年水石自成宝,下有蛟龙深莫测”两句,赞美了山中水石的珍贵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山下可能存在未知的神秘生物,增加了诗歌的探索性和未知感。
最后,“明年岁旱当汝求,暴雨一声飞霹雳”两句,预示了未来可能的自然灾害,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通过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变化,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山行途中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穷心何必在三椽,直透归宗一味禅。
翻忆当年曾卷起,无端又展与人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