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九》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九》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成亏系轩冕,心地生眼花。

极知一饷静,可扫两鬓华。

琴雪同卧起,风月通贷赊。

高哉彭泽柳,不比邵平瓜。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其九)》。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刘无损在轩冕之位上的得失与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成亏系轩冕,心地生眼花。” 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与内心的波动。轩冕,指官职和荣誉,象征着社会地位的高低。然而,这些外在的成就与荣耀并不能持久,它们如同过眼云烟,无法填补内心深处的空虚与焦虑。因此,主人公的心灵开始产生迷茫与困惑,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眼花遮蔽,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极知一饷静,可扫两鬓华。” 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于短暂宁静的渴望。他知道,只有在心灵的平静中,才能暂时忘却岁月的流逝,消除岁月在他两鬓留下的痕迹。这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安宁的向往。

“琴雪同卧起,风月通贷赊。” 通过这一联,诗人展现了主人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无论是琴声与雪花相伴,还是在风月的陪伴下度过时光,都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追求。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高哉彭泽柳,不比邵平瓜。” 最后两句以历史人物彭泽柳和邵平为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彭泽柳,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他以种植菊花而闻名,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邵平,则是汉朝的隐士,以种瓜为乐,同样代表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意在表明,主人公虽身处轩冕之中,但内心向往的却是如彭泽柳和邵平般简单、自由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牵牛花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

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蜻蜓带露来。

(0)

答张文潜

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

瀛洲足风露,胡不减饥色。

昔闻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君妇定不贤,三梳奉巾栉。

(0)

青龙渡头

天阔雁飞飞,淞江鲈正肥。

柳风欺客帽,松露湿僧衣。

塔影随潮没,钟声隔岸微。

不堪回首处,何日可东归。

(0)

乌夜啼八首·其七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

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

翛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0)

寄太湖隐者

青松伐作薪,白玉碎作尘。

虽云质已毁,见者犹悲辛。

磊砢任栋梁,温润中琮璧。

岂以捐空山,遂比凡木石。

郦生吏高阳,马周客新丰。

从来豪杰士,大指亦略同。

具区古大泽,烟水渺千里。

可望不可到,中有隐君子。

图书兼河雒,成毁穷乾坤。

有时跨蛟鲸,指撝雷雨奔。

嗟我独何人,乃许望颜色。

逝将从之游,变化那得测。

(0)

秋树

秋风一夜吹桥树,明日来看已非故。

吴中九月霜尚薄,落叶半随飞鸟去。

老人心事感凋零,只欲逢秋醉不醒。

范宽用意真难解,偏写丹枫作画屏。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