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才函丈,何缘号万间。
静中存太极,图里看人寰。
舒卷心无外,经纶意自闲。
谁能同此乐,鱼鸟亦欢颜。
一室才函丈,何缘号万间。
静中存太极,图里看人寰。
舒卷心无外,经纶意自闲。
谁能同此乐,鱼鸟亦欢颜。
这首诗名为《题万间室》,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居于仅十尺见方的小室中的智者,却能心怀宇宙,洞察万物。诗人通过“一室才函丈,何缘号万间”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小室与“万间”相对比,表达了超脱世俗、心纳天下的豁达胸怀。
接下来,“静中存太极,图里看人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宁静之中,智者能够领悟宇宙的奥秘,从一幅图中窥见人间百态,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广阔的视野。
“舒卷心无外,经纶意自闲”则展现了智者内心的平和与从容。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的心始终如一,不为外物所动;在处理事务时,他也能游刃有余,表现出一种高超的智慧与淡定的态度。
最后,“谁能同此乐,鱼鸟亦欢颜”以自然界的生物作为旁观者,表达了对智者生活的羡慕之情。鱼鸟因智者的存在而感到快乐,暗示了其生活状态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小室的智者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超凡脱俗、心系宇宙、内心平和、智慧从容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
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
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疏。
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馀。
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
众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