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示师文》。诗中表达了对师长的教诲和对生活的朴素见解。首句“尔父既清苦”,直接提到父亲的辛劳清贫,暗示出家庭背景的艰辛。接着,“尔身何可言”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处境也不轻松,但诗人并未过多诉苦。
“且宜修道德”四字,点明了在困苦中更应注重品德修养,这是对师文的回应,也是对后辈的期许。诗人认为,比起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更为重要。“不必问田园”则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淡泊,主张过一种简朴而高尚的生活。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花儿凋零,江城笼罩在暮色与炊烟中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意境。最后两句“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诗人认为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更适合修身养性,暗含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师文的告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崇尚简朴、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忆我游天阊,结交青云人。
私心窃自许,积念在致身。
作者十馀辈,文雅皆等伦。
良时美嘉会,散步出城闉。
高言矫当世,逸气横秋旻。
聚散苦无端,为乐不及辰。
而我复远役,怀哉隔音尘。
永言保坚白,卒岁无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