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寇荆山》
《寄寇荆山》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旷士三年别,荆山一顾中。

百千人欲死,四六老能工。

脱帽头应白,求田意欲东。

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òujīngshān
sòng / chénshīdào

kuàngshìsānniánbiéjīngshānzhōng

bǎiqiānrénliùlǎonénggōng

tuōmàotóuyìngbáiqiútiándōng

kǒulùnshìshìshīfēi鸿hóng

翻译
一位远离尘世的隐士已经分别了三年,这次回望荆山触动了内心。
众多的人因他的归来而激动得仿佛要死去,年迈的他依然才思敏捷。
摘下帽子,他的头发应该已经斑白,他渴望在东方的土地上购置田产。
他口中谈论着世间之事,眼中却再也找不到飞翔的鸿雁。
注释
旷士:远离尘世的隐士。
荆山:指代某座山,可能有特殊意义。
顾:回头看。
百千人:形容人数众多。
四六老:指年老的文人。
能工:擅长诗文。
脱帽:摘下帽子的动作。
白:形容头发斑白。
求田:购置田地。
论世事:谈论世间的事情。
失飞鸿:失去寻找远方的目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寄寇荆山》,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寇荆山阔别已久的情感。首句“旷士三年别”,直接点出两人分离已有三年之久,显示出友情的深厚和分别的长久。次句“荆山一顾中”则通过荆山这一具体地点,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荆山的回望中仍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百千人欲死,四六老能工”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了友人才华横溢,即使在困厄之中也能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表达了诗人对寇荆山才情的赞赏。接下来,“脱帽头应白,求田意欲东”描绘了友人可能的生活状态,想象他因年华老去而脱帽,但仍怀有归隐田园的心愿,流露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切。

最后两句“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诗人希望友人能继续关注世事,但又感叹他的视线已经失去了追逐飞鸿的自由,暗含对友人无法随心所欲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其才华的敬佩。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舟行

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0)

月夕

霜月夜裴回,楼中羌笛催。

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0)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

道启轩皇圣,威扬夏禹功。

讴歌亭育外,文武盛明中。

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为人祈福处,台树与天通。

(0)

诗偈·其四十九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

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

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0)

赠道士参寥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0)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

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

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

怀君欲进谒,溪滑渡舟难。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