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舟行的景象,情感丰富而又带有淡淡的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远方的思念。
开篇“九派迢迢九月残”一句,便为全诗设定了一种秋意浓厚、时光流逝的氛围。九月,古人以之作为秋季的象征,而“九派迢迢”则是对长江水系的描绘,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紧接着,“舟人相语且相宽”一句,透露出一种温馨与安慰。在这秋天的旅途中,船上的同伴们或许在交流彼此的心事,或是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通过交流来获得心灵的慰藉。
然而,在“村逢好处嫌风便”一句中,却流露出一种对环境的挑剔和不满。即使是在美好的地方,也会因为秋风的凉爽而感到不适,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矛盾。
接着,“酒到醒来觉夜寒”则是对夜晚饮酒后清醒过来,感受到深夜的寒冷和孤独的一种体验。这里的“酒”往往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放纵或是逃避现实的手段,但最终醒来后仍旧要面对那无法用酒精掩盖的现实,这种体验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诗中的下半部分,“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则是在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之间的交织。蓼渚(一种水生植物)的白花在夏日里与河流相伴,柿园中的红叶让人联想起遥远的都城长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
最后,“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一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境遇的一种感慨。季鹰,即秋天的鸟类,它们的鸣叫声让人联想起鱼儿在水中的跳跃,这里的“思鲈鲙”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而“引退知时自古难”则是说,从古至今,懂得何时退出或放手总是困难的。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阶段转换的一种感悟,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时代变迁中的人生哲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和故土怀念等主题的深刻体验。
疏帘如雾隐窗纱,虹影青红雨脚斜。
坐久清风起何处,一盆昌歜映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