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
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
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
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二山皆在眼,未忍去淮津"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离开的山川,不忍心跨过淮河离去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留恋,更是对家乡文化和记忆的眷恋。
而"三宿宁无恋,况非桑下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情怀。这里的"三宿"指的是连续几日的停留,"宁无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而"桑下人"源自《诗经》,意指古代以养蚕为生的妇女,这里用来比喻故乡的人们。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自己与这些人的不同,使得对故土的思念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是离开时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一方面是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结。这样的情感表达极富层次,令人回味无穷。
折时须拣带苔枝,两蕊三花尽自奇。
簪向银瓶全俗了,古铜瓶浸恰相宜。
行行远树惨无聊,脱尽清阴只有梢。
霜干瘦来无可庇,更能庇得鹭鸶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