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尘昏琼树秋,无从百媚一回眸。
荼蘼香度梅妆冷,鹦鹉声低玉笛幽。
唾背但能知祸水,逢春且莫上迷楼。
归来安守无盐女,不宠无惊共白头。
璧月尘昏琼树秋,无从百媚一回眸。
荼蘼香度梅妆冷,鹦鹉声低玉笛幽。
唾背但能知祸水,逢春且莫上迷楼。
归来安守无盐女,不宠无惊共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美人的画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出画中人物的孤独与哀愁。"璧月尘昏琼树秋"一句,以璧月和琼树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有些许灰暗的氛围,预示着画中的美人可能并不快乐。
"无从百媚一回眸"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美人无法真正理解其内心世界的感慨。眸指眼神,这里强调的是画中人物虽然美丽,但却难以捕捉到她内在的情感变化,似乎有一种隔阂。
接下来的两句"荼蘼香度梅妆冷,鹦鹉声低玉笛幽"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氛围。荼蘼即桂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孤独;梅妆则可能是指画中美人的面容,冷字暗示了一种淡漠的情感;鹦鹉声低玉笛幽则描绘出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哀伤的音乐氛围。
"唾背但能知祸水,逢春且莫上迷楼"这两句似乎是在劝诫或反思。唾背指古代的一种占卜方式,这里可能是说只能通过一些表面的信号来猜测美人的命运;而后一句则是在告诫观者,遇到春天这样容易迷失方向的季节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地追求那些让人迷失自我的事物。
最后两句"归来安守无盐女,不宠不惊共白头"则是对画中美人的命运的一种寄托。无盐女可能指的是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而后一句则是在表达一种平淡的夫妻关系,希望能够共同安享晚年,而不是追求那些华丽外表下的惊喜与宠爱。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美人的描写和对周围景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背后可能隐藏的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洞察。
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
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
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
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
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