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送君幽系里,天涯回首如千里。
此归何以佑斯民,直须德化平如水。
最怜愚昧与饥寒,古今失所皆由此。
受托宜思君父恩,同类孰非吾赤子。
君不见蒲鞭一叚好生心,天地万物真同体。
恻恻送君幽系里,天涯回首如千里。
此归何以佑斯民,直须德化平如水。
最怜愚昧与饥寒,古今失所皆由此。
受托宜思君父恩,同类孰非吾赤子。
君不见蒲鞭一叚好生心,天地万物真同体。
这首诗名为《恻恻行送王大尹出狱》,是明代诗人杨爵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被囚禁官员王大尹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出狱后如何为民众谋福利的期待。诗人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认为应如同清水一般平和地治理百姓,避免愚昧和饥饿带来的社会问题。同时,诗人也提醒王大尹应当铭记君父之恩,认识到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将所有百姓视为自己的亲生子女。最后,通过引用“蒲鞭”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仁慈和万物一体的理念,即对待所有生命都应抱持慈悲之心,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道德教化以及人性关怀的深刻思考。
卿云衍苒,翠壁天开就。
移下小方壶,照初日、嘉林濯秀。
君恩暂许,丘壑憩夔龙,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
声名德业,汉代谁居右。
红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
霜松手种,应待茯苓生,斋酿熟,玉泉香,还上萱堂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