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
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
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秀骨厖眉倦往还"一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僧人的风采,既有疲惫之态,又不失超然脱俗之意。"自然清誉落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高洁品格的赞赏,认为他的美名是自然而然流传于世的。
"闲中用意归诗笔"一句,显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里将心思寄托于诗词之中,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静外安身比太山"则是说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就像泰山一样坚固稳重。
"欲倩野云朝送客"一句,表明了诗人想要借助天边飘逸的云朵来送别,对远行者有一份不舍。"更邀江月夜临关"则是在说诗人还想邀请江边的明月,在夜晚到达关隘之处,与旅人共度一段时光。
最后两句"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诗人感慨自己留下的足迹随风尘而去,而那远离尘世的山峰,却依然保持着它的坚韧不拔和丰润的色彩。这既是对僧人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声。
白雁晨号,玄霜夜肃,凋残井上梧桐。
正茱萸令节,桑落家风。
明年此会谁知健,看黄花、艳比芙蓉。
休教辜负,江瑶红嫩,村酎香浓。好景乐事无穷。
欲戏马登台,空自心雄。念素交星散,清兴谁同。
何时宾客龙山宴,对秋风、一破愁容。
思君欲瘦,江云淮水,两地情钟。
欹枕彷徨,正炎蒸逼人,起坐无力。
忽报君来,不觉喜开颜色。
顿破填胸郁塞,真个抵陈琳一檄。
况殷勤慰语情深,更堪字字心泐。
半年阻隔,却遥羡棠华集里,填满佳什。
我似维摩,依旧病魔相偪。难觅仙丹一粒。
何时更、骚坛同聚。
喜豪兴尚未销磨,只嫌构思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