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雪窦妙高台》
《题雪窦妙高台》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偶为清游宿梵宫,凌晨试上最高峰。

水翻雪色寒犹落,云掩丹光远更重。

旧有一僧能跨虎,近闻三洞尽藏龙。

下方车马应难到,烟际惟听日暮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梵宫后,清晨登临雪窦妙高台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偶为清游宿梵宫”,透露出诗人偶然的清雅之游,选择在梵宫过夜,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凌晨试上最高峰”点明了诗人清晨时分攀登至妙高台的最高点,准备一览山川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水翻雪色寒犹落,云掩丹光远更重”,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水色与云雾交织的景象。水面上仿佛覆盖着一层雪白,即使在寒冷中也显得格外纯净;而远处的山峰在云雾的掩映下,丹霞色彩更加深沉,展现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美。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旧有一僧能跨虎,近闻三洞尽藏龙”,这两句则引入了神话色彩,提到过去有一位僧人能够骑虎,近来听说山中有三条洞穴藏有龙。这样的描述不仅增添了故事性,也象征着山中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奇迹与灵异之物,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最后,“下方车马应难到,烟际惟听日暮钟”,诗人站在高处,向下望去,下方的车马似乎难以抵达,只能听到远处日暮时分传来的钟声。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对比,强调了妙高台位置的高峻与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祥和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雪窦妙高台的壮丽景色和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0)

寄刘尚书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0)

寄进士崔鲁范

洛阳才子旧交知,别后干戈积咏思。

百战市朝千里梦,三年风月几篇诗。

山高雁断音书绝,谷背莺寒变化迟。

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

(0)

拟君子有所思二首·其一

我爱正考甫,思贤作商颂。

我爱扬子云,理乱皆如凤。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皇五色髓。

陋巷萧萧风㭊㭊,缅想斯人胜圭璧。

寂寥千载不相逢,无限区区尽虚掷。

君不见沈约道,佳人不在兹,春光为谁惜。

(0)

古意九首·其八

常思李太白,仙笔驱造化。

玄宗致之七宝床,虎殿龙楼无不可。

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断黄金锁。

五湖大浪如银山,满船载酒挝鼓过。

贺老成异物,颠狂谁敢和。

宁知江边坟,不是犹醉卧。

(0)

早发宜陵即事

霜白山村月落时,一声鸡后又登岐。

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

身事不堪空感激,鬓毛看著欲凋衰。

青萍委匣休哮吼,未有恩雠拟报谁。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