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莲花洞至白云寺》
《自莲花洞至白云寺》全文
清 / 鲍成宗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两崖如伏狮,鸟道通一缕。

侵晨理轻策,过此日停午。

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

以手扪膝行,径逼寒慄股。

出谷见晴峦,奇胜纷堪数。

白云不可留,片石自太古。

须臾老僧归,邀我惬所取。

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

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

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

(0)
鉴赏

这首清代鲍成宗的《自莲花洞至白云寺》描绘了诗人徒步穿行于险峻山谷中的经历。首句“两崖如伏狮”,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雄壮,仿佛两头沉睡的狮子守卫着狭窄的鸟道。接下来,“侵晨理轻策”写出了诗人清晨出发,轻装简行的情景,“过此日停午”则暗示了行程的艰难和漫长。

“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细致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枯藤攀附,一步一低洼。诗人“以手扪膝行”,寒冷刺骨,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出谷见晴峦,奇胜纷堪数”展现了豁然开朗后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白云不可留,片石自太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的感慨,即使美景如白云般易逝,山石却亘古长存。在白云寺,诗人遇见老僧,被邀请享受片刻宁静,“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描绘了瀑布奔腾、潭水清澈的壮观景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以猿鸟为伴,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释放,与自然融为一体。傍晚时分,“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诗人带着满足和宁静的心情踏上归途,秋烟弥漫,远方的水边更显遥远而神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莲花洞到白云寺的旅程,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清幽、静谧的山水意境。

作者介绍

鲍成宗
朝代:清

鲍成宗,字维城,一字云石,瑞安人。诸生。有《摘星楼诗存》。
猜你喜欢

追悼亲哥

昔在清华日,明珠掌上新。

岂期吾薄福,不见汝成人。

荒冢魂长夜,空山草自春。

凄凉无限恨,独坐一沾巾。

(0)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其一

湖水无波亦蹴天,君山蟠结独岿然。

未须吊古怀骚客,聊复凭虚揖吕仙。

霁月光风供笑傲,长篇短句总流传。

尊中况有蒲萄绿,试作长鲸饮百川。

(0)

即事四首·其一

游宦初心改,殷忧素发稀。

稍閒甘昼寝,已暖怯春衣。

遮眼惟黄卷,关心在翠微。

去留俱有恨,不见二雏飞。

(0)

过西崙庄一宿

南首巴陵道,篮舆小作程。

欲随王事去,颇恋佛庐清。

一雨暑欲退,四山秋有声。

流年欺鬓发,摇落又关情。

(0)

再和前韵三首·其一

扣关剥啄到吾庐,觉我论才有不如。

道在褐衣怀美玉,文成熟路驾轻车。

而今谈笑不携手,他日寒温徒寄书。

势利之交儿辈事,何须有客佩金鱼。

(0)

再用前韵答继周丈二首·其一

云路鹓鸿度九关,谁知雾豹隐南山。

追怀先世交朋旧,幸拜英姿丈席间。

叹我壮年犹白发,知公有道养朱颜。

运斤肯试成风巧,当许抠衣侍燕閒。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