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卢先辈》
《寄卢先辈》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

书去又逢商岭雪,信回应过洞庭春。

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

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bèi
táng /

cóngfēnshǒujiànjiāngbīnnánguóxiāngmèngpín

shūyòuféngshānglǐngxuěxìnhuíyìngguòdòngtíngchūn

guānbēichángxiāohànniánniánwànghòuchén

yuànzhǐdāncéngdàochùjiàoyóuzuòrén

注释
从:自从。
分首:分别。
剑江滨:剑江边。
南国:南方。
相思:思念。
寄梦频:常常托梦境。
书去:寄出书信。
又逢:又遇。
商岭雪:商岭的雪。
过:经过。
洞庭春:洞庭湖的春天。
关河:关山。
日日:每日。
悲长路:悲伤长途。
霄汉:星空中。
后尘:你的消息。
愿:希望。
指丹梯:指引丹梯。
曾到处:你所在之处。
莫教:不要让。
犹作:再做。
独迷人:孤独的迷失者。
翻译
自从分别在剑江边,南方的思念常常托梦境。
寄出的书信又遇商岭雪,回信预示着洞庭春来临。
每日都为关山迢递而悲伤,每年都在星空中期盼你的消息。
但愿能指引我到你所在之处,别让我再孤独地迷失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寄卢先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相思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怀念。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剑江"通常指代剑阁,即今四川剑阁县,这里象征着远离故土的孤独和哀愁。"南国"则代表了诗人的家乡或心之所向,通过梦境寄托相思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无法忘怀的情感。

"书去又逢商岭雪,信回应过洞庭春。"

这里的"商岻雪"和"洞庭春"都是用来形容时间流转和季节更替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变换,表达了自己在等待书信中的焦虑与期待,以及时光飞逝带来的无奈。

"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边塞行旅的孤独和沉重情感。"关河"指代边疆的关隘与河流,是古人离别时常提及的地方,象征着分别的痛苦和长路的孤寂。"霄汉"则是星名,古人常以之比喻遥远或高不可攀的事物,诗人透过对星辰的凝望,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思念。

"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一种愿望和自我安慰。"丹梯"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或理想,诗人希望自己能坚持初心,不被世俗迷惑,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季节变换的感叹,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家国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的执着与矛盾。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其十竹间路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

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0)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其十八石莲花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

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0)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0)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0)

题杜舍人林亭

来访龙楼客,时逢酒瓮新。

花齐云入幕,苔径竹迎人。

鹊喜娇迟日,莺啼惜暮春。

不须耽小隐,南院在平津。

(0)

偶成

含毫意不浅,微月上帘栊。

门静吏人息,心闲囹圄空。

繁星入疏树,惊鹊倦秋风。

始觉牵卑剧,宵眠亦在公。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