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公庆上郭帅·其二》
《代公庆上郭帅·其二》全文
宋 / 王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己问行藏。

(0)
注释
昔年:过去的一年。
先庙:祖先的祠堂或庙宇。
汾阳:指汾阳王郭子仪,唐代名将。
提笔:拿起笔。
公:对人的尊称,这里指郭子仪。
写短墙:在墙上题诗。
巴江:长江的支流之一。
油戟:古代的一种仪仗,也象征权力。
天竺桂:可能指天竺国(今印度)的桂花,象征高雅。
宦途:仕途,官场生涯。
安仁:东晋名臣谢安,以清廉著称。
拙:笨拙,谦虚的说法。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隐士。
客舍:旅馆。
无烟:没有炊烟,形容贫穷。
饥欲死:饥饿得快要饿死。
行藏:行为和隐藏的地方,引申为行踪。
翻译
当年在先庙拜谒汾阳,我跟随他提笔写下墙壁诗。
再次告别巴江,在油戟之下,七次重逢时闻到天竺桂的香气。
做官生涯自认为像安仁一样笨拙,世俗之人谁能理解我这个隐士的狂放。
旅舍中无炊烟,饥饿得几乎要死,仍感惭愧,因为知己询问我的行踪和藏身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灼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从“昔年先庙谒汾阳”可见作者曾在汾阳有过游历经历,而“提笔从公写短墙”则透露了诗人当时以书法留念的情形,显示出一段难忘的往事。

接下来的“再别巴江油戟下”,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不舍,情感复杂。“七逢天竺桂枝香”则是对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之情,桂枝香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美好的境遇。

“宦途自许安仁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生活的不适应和自谦。而“浮俗谁怜处士狂”则表现出诗人对世态的不满,以及对于那些隐逸之士的同情。

最后,“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己问行藏”,则是诗人在异乡漂泊、生活困顿中,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事迹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体验及生命中的种种无奈与苦恼。

作者介绍

王灼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戏杨成之

客路风霜颇倦游,出门又是一番愁。

行人立马无情甚,扶上征鞍不自由。

(0)

郦食其

多少中原逐鹿人,独凭片舌下齐城。

淮阴不喜书生事,能免他年猎犬烹。

(0)

野菊

风露丛中取次芳,愁边过却几重阳。

秋光到处多无主,不是闲花不肯香。

(0)

明皇击梧图

不使梨园弟子知,太平音在凤凰枝。

一朝野鹿衔花去,长恨秋风落叶时。

(0)

许司谏醉吟图

席地风光引兴来,不辞白发被春催。

眼前有句贪拈掇,闲却梨花树下杯。

(0)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四十五猎

终日无获禽,古人猎在德。

非德为禽荒,猎食吾不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