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喜爱于蘅茅丛生的地方读书,闲暇时刻观赏山海图画。这里的人们性格朴实,守着自己的简单生活,即便住在偏远的谷地,也被世人视为愚钝无知。诗中描绘倒岭和溪流的雨水汇聚成新的泉水,潺潺流到家门前的枢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寓意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像丛生的兰草一样纯洁无暇,又似蟠木般深藏不露。诗人忆起戴上草笠过桥的往事,游历仙境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于进入壶中也如同家一般熟悉。
濠梁之行是诗人偶尔的一次探访,而庄周和叟以其超然物外的思想,也成为了诗人心中的师徒。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与修养的追求,以及他那种超然于世的哲学思考。
庐山苍苍戛南斗,吐雨泄云无不有。
公行较士此山前,三见江风变杨柳。
公堂昼坐如冰壶,鹄袍雅拜争先趋。
手植楩楠作梁栋,人言大匠天下无。
嗟今国风久衰息,场屋空闻日五色。
剪綵镂脂也可怜,大脔粗块何由得。
文章世变两滔滔,坐看奴仆拥旌旄。
赤丸夜探文吏死,白羽昼插旄头高。
却忆成弘比三五,政化清平文简古。
丘王文样出词林,刘谢时才居政府。
此日英灵可车载,岂唯江右生贤辅。
虽然皇祖新朴棫,要是有司持矱矩。
我今思得公辈数十人,参错天下如星辰。
一为斯文斡元气,再为海内清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