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荻岸老僧居,到此心除境亦除。
尘梦已随风箨远,慧香长与日光初。
沿溪自试撑船手,布席分看斗草书。
宛是林栖向居士,东山何用再踌躇。
松门荻岸老僧居,到此心除境亦除。
尘梦已随风箨远,慧香长与日光初。
沿溪自试撑船手,布席分看斗草书。
宛是林栖向居士,东山何用再踌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松门荻岸的静谧生活中,心境的净化与内心的平静。诗人通过“尘梦已随风箨远”,表达了对过往烦恼的释怀,而“慧香长与日光初”则象征着智慧的光芒与内心的光明。在“沿溪自试撑船手,布席分看斗草书”的描述中,展现了老僧日常生活的自在与闲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最后,“宛是林栖向居士,东山何用再踌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当前处境的满足,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美景的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归宁的意境。
三桂雪霜古,孤槐风雨黄。
昔贤祀宇在,先圣殿庭荒。
壁刺藤枝小,墙垂草蔓长。
愧予同政教,感慨意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