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雪霜古,孤槐风雨黄。
昔贤祀宇在,先圣殿庭荒。
壁刺藤枝小,墙垂草蔓长。
愧予同政教,感慨意徬徨。
三桂雪霜古,孤槐风雨黄。
昔贤祀宇在,先圣殿庭荒。
壁刺藤枝小,墙垂草蔓长。
愧予同政教,感慨意徬徨。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诗《洪武庚辰八月一日...》(其四)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的景象。首句“三桂雪霜古”,以“三桂”象征古老,而“雪霜”则暗示岁月的沧桑,形象地展示了书院的悠久历史。次句“孤槐风雨黄”,通过“孤槐”和“风雨黄”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与荒芜的气氛,暗示了先贤祠与殿宇的衰败。
诗中提到“昔贤祀宇在,先圣殿庭荒”,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与对现状的惋惜,殿宇的荒废令人感慨。接下来的两句“壁刺藤枝小,墙垂草蔓长”,进一步刻画了书院的破败,藤蔓攀附墙壁,草蔓蔓延,显示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
诗人深感责任重大,“愧予同政教,感慨意徬徨”,表达了自己身为官员,目睹此景的愧疚与忧虑,希望能修复这些文化遗产。结尾处“新月满庭”、“谩尔兴怀”则借月夜之景抒发感慨,以五言近体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寓含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
造物困豪杰,意将使有为。
功名未足言,或作出世资。
姚公勇冠军,百战起西陲。
天方覆中原,殆非一木支。
脱身五十年,世人识公谁?
但惊山泽间,有此熊豹姿。
我亦志方外,白头未逢师。
年来幸废放,傥遂与世辞。
从公游五岳,稽首餐灵芝,金骨换绿髓,欻然松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