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上秋望》
《海上秋望》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古风

海城秋深风雨急,出门欲往道沾涩。

溪壑萧萧鹙鸧寒,石潭漠漠蛟龙蛰。

长望望乡云不开,中流书信何时来。

会将画舸千丝缆,自作三江逆浪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秋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首句“海城秋深风雨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深秋时节,海城被风雨所笼罩,展现出一种肃杀之气。接着,“出门欲往道沾涩”一句,诗人以自身行动为引,表达了在如此恶劣天气下出行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溪壑萧萧鹙鸧寒,石潭漠漠蛟龙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静谧,溪壑间风声萧瑟,鹙鸧鸟儿在寒冷中哀鸣,石潭深处,蛟龙仿佛也因寒冷而蛰伏不动。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深秋的寂寥与沉静。

“长望望乡云不开,中流书信何时来。”这两句诗情感饱满,诗人站在海上,遥望故乡的方向,云层遮挡了视线,心中不禁生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对书信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沟通的情感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与期待。

最后,“会将画舸千丝缆,自作三江逆浪回。”诗人想象着未来能够驾驭画舸,穿越千丝万缕的波涛,逆流而上,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希望的憧憬,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海上秋望》通过对海上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由、回归的深切渴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宿云轩

平生念丘壑,著我胸中云。

偶为山樊居,白云乱衣巾。

物类感湿燥,人情异莸薰。

奇峰霭朱夏,擘絮浮阳春。

兴来揽之游,要观尘外身。

(0)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

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

独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浑。

(0)

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

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

料峭侵衣犹带臈,廉纤昏昼已如梅。

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

(0)

宝学连公挽诗·其一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

绝域英声宜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

壮怀自感中流楫,旧爱今存岘首碑。

天独不能遗此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0)

晚步独至西溪·其二

十日不一见此君,春笋满林深闭门。

杖藜特特穿苔径,问讯南阶添几根。

(0)

句·其五

睛山云罨画,孤屿水含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