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学连公挽诗·其一》
《宝学连公挽诗·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

绝域英声宜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

壮怀自感中流楫,旧爱今存岘首碑。

天独不能遗此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0)
注释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汉。
奇:指特别的才能或奇特的想法。
绝域:偏远的地区。
楚庭:古代楚国之地,这里泛指南方或文化中心。
明时:清明的时代,指当前的社会。
中流楫:比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岘首碑: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碑刻,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敬仰。
遗此老:指上天不使这位老人离开。
盖棺:指人去世。
两鬓未全丝:形容头发尚未全白,暗示年纪尚轻。
翻译
男子汉即使死去也不应悲伤,可惜的是心中还藏着奇异的才能。
在遥远的边疆,你的英名应在年轻时就已传扬,楚地的高论应当填补这个时代的光明。
壮志满怀的人自然会感慨自己如同中流击水,对过去的热爱如今仍留在岘首碑上。
上天似乎不愿让这位老人离去,直到入棺时两鬓的白发还未完全生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李弥逊为纪念已故的朋友或同僚所作的挽诗。挽诗是一种形式,用于悼念亡者,表达哀思和怀念之情。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 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不舍和遗憾,认为他虽然去世,但他的才华和贡献仍然令人怀念。

"绝域英声宜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 这两句则是希望朋友的英名能够流传后世,即使身处遥远之地,也能让人铭记,他的智慧和谋略应当在未来被更多人所认识。

"壮怀自感中流楫,旧爱今存岘首碑。"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逝者壮志未酬之感,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如同岘山之巅仍立有碑,永远不忘。

"天独不能遗此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对逝者生前的贡献和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上天也不忍心遗忘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虽然年迈,但精神仍旧矍铄,没有因为年龄而有丝毫衰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古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偈颂十二首·其十

春深不放白牛閒,依旧随群入乱山。

拽杷牵犁偿宿债,尾巴再露与人看。

(0)

颂古四十五首·其四十三

北斗里藏身,虚空中出没。

道得一句来,日头东畔出。

(0)

送茂侍者

一鹗度秋空,秋空无影迹。

千人万人海,聚头空唧唧。

点黑杨岐衣,鹫峰藏得密。

寒暑知几年,分付当有日。

谈玄说妙者,脱去情尘执。

(0)

偈颂十六首·其十五

到纯无学处,语路若何生。

意气天然别,神笔画不成。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一

龟兮蓍兮,祛执决疑。师兮范兮,扶斜理差。

定彻其底,慧穷其涯。箭撞筈破,珠旋影随。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二

雪发霜须,风袖烟裾。

空壳累于可卜,木蠹偶以成书。

豹雾之虎,龙雷之鱼。变化复何日,升腾似有初。

旧时行履故然改,向道而今井觑驴。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