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捷》
《闻捷》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闻说官军取乞訚,将军旂鼓捷如神。

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jié
sòng / shì

wénshuōguānjūnyínjiāngjūnjiéshén

zhīdìngbiānliǔgòngzhōngyuánxuěchūn

注释
官军:朝廷的军队。
乞訚:地名,具体位置未知,此处代指战场。
旂鼓:旗帜和战鼓,古代指挥战争的工具。
无定河边柳:无定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古人常以柳树象征离别和变迁。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这里指代和平的故乡。
雪絮春:形容春天雪花纷飞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翻译
听说官军已经攻下了乞訚城,将军的旗帜和战鼓如同神速般胜利。
由此可知,无定河畔的柳树也能经历春天,就像中原大地飘落的雪花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军事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闻说官军取乞訚”一句,通过“闻说”表明诗人并未亲临其境,而是通过传闻得知官军取得了某地(乞訚)的胜利。这里的“乞訚”通常指的是边疆地区或战略要地。

“将军旂鼓捷如神”一句,形容官军的将领在战争中的英勇和迅速,如同神灵一般,使人敬畏。"旂"是古代用作军旗的丝绸织物,而"鼓"则象征着战争的节奏和士气。

“故知无定河边柳”一句,借用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故知"意味着由此可知,“无定河边柳”暗示了战争胜利后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美丽,与动乱前的荒凉形成对比。

“得共中原雪絮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和平时期的景象。“得共”意味着能够共同享受到,“中原雪絮春”则是形容战后大地回春,曾经被战争覆盖的土地现在覆盖着如棉花般的白雪,而这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将军事胜利转化为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国家统一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归宗寺王右军故居

夕日照何寺,夏雷喧此峰。

惆怅昔人去,空馀山涧松。

(0)

神京乐四首·其四

卫霍干城旧,伊夔鼎鼐新。

万年天子寿,四海一家春。

(0)

新水至二首·其二

时和驿边河水流,康王城近舍西头。

青蘋两眼汀洲里,芳草连天无那愁。

(0)

七夕

云寂露凉丛蕙悲,意衔情恨隔年期。

残机夜歇金萤度,怨女啼春玉箸垂。

(0)

上方寺会监司诸公

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西海渐生归路月,上方无藉散花灯。

(0)

閒居寡营忽忆关塞之游遂成七首·其六

银山汤岭北,铁壁斗门边。

虎守千年寺,人看一线天。

赤崖崩古塔,阴洞坼新泉。

尚记渔樵侣,长歌过马前。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