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西海渐生归路月,上方无藉散花灯。
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西海渐生归路月,上方无藉散花灯。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上方寺会监司诸公》描绘了梁园四月时热烈而清新的景象。首句"梁园四月斗炎蒸"生动展现了夏季的炎热,犹如一场热烈的比赛。"众饮松堂爽色凝"则转而写在松堂内众人畅饮,凉意顿生,气氛宁静。
"天上乐声僧梵接"通过描绘寺中的佛音与人间欢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入圣的氛围。"掌中杯影塔云层"进一步描绘了宴饮的场景,杯中的酒影映照在塔上,仿佛与云层相连,增添了神秘感。
"高情不使忙官夺"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即使在繁忙的官场,也不忘保持内心的宁静。"野兴常于胜地增"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美景的热爱,每次在优美之地都能激发他的兴致。
最后两句"西海渐生归路月,上方无藉散花灯"以月升西海和寺庙的灯火结束,暗示聚会即将结束,但月光与灯火的美丽画面让人回味无穷,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聚会的美好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梁园聚会的场景,既有世俗的欢乐,又有超脱的禅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只道余成解析薪,岂知清思也能分。
子渊虽是吾宗族,断不依它制约文。
覆舟无伯夷,祸及向谁咎。
重经蹉跌处,翕忽神不守。
除却夏侯公,谁复闭目走。
垂堂岂无识,其奈摇中久。
安能如芸夫,蚩蚩老南亩。
为眼不计脚,聊随简齐后。
探幽非离群,契妙似独有。
渊乎真奇逢,可谓不吾负。
神交自兹往,盟作忘年友。
何必强求仙,直要骑毛狗。
所困良匪薄,所惊亦复厚。
持以问东坡,河豚此同否?